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领教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2025-07-01 08:02: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引领教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读《为学习而设计》

                陈 文

薛法根老师是近年来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一位名师,他在教育园地耕耘了三十多年,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育规律,形成了“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他将最新研究成果汇集成《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读罢新书,感觉此书是一本引领小学语文教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好书。

本书阐明了修订后的课标与教材的亮点。薛法根认为,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结构化的学习内容,这是新修订的课标和教材的最大亮点。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主题来统整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要素,形成了一张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清单。

完整的学习任务包括情境与任务、目标与评价、活动与步骤三个部分。第一步,设定情境与任务。在单元学习主题的引领下,创设真实的情境与任务。情境与任务的真实有三种:一是现实的真实,用的是真人、真事、真场景。二是可能的真实,用的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三是虚拟的真实。第二步,确定目标与评价。根据设定的情境与任务,遵照任务群目标→单元完整目标→单篇任务目标逐级分解的思路,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而后对照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具体描述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价的评价要求。最后以学生的关键表现和代表作品来实证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第三步,设计活动与步骤。语文学习任务下的学习活动,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结构化,围绕学习任务,设计前后关联的活动链,促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二是实践性。在完成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时,学生既要动脑筋,也要动身体,还要借助多种学习工具进行操作实践,比如角色扮演、模型制作、方案设计等。三是充分性。以阶梯式活动步骤逐层展开学习过程。


本书以教学设计“治愈”教师的诸多痛点。薛老师在书中植入了自己诸多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如“大观念驱动的主题任务单元设计”“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解读”“打开思维的暗箱”等,每一个教学设计侧重学生应该掌握的某一个核心素养点,此外,还有单篇教学设计、人物主题单元教学解读和写作教学要义的阐述,让教者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如何进行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教学设计呢?薛老师给出了具体的原则和实用的方法。他说,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即将教、学、评三者统整起来,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二是交互性原则,即教与学实现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互动,使教中有学、学中有评、评中有改。三是层递性原则,即教学活动呈现出“台阶式”结构而不是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关于教学设计的方法,薛老师提出了三个“优化”。一是由“直”而“曲”,充分经历过程。所谓“直”,就是直奔主题地提问,直道而行地训练。所谓“曲”,就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方法、发现真理,从而获得能力的生长。二是化“平”为“奇”,创设挑战任务。首先是创设情境;其次是挑战智慧;再次是多元组合,让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三是从“线”到“块”,用时间换空间。首先是化整为零;其次是拾级而上;再次是“乱”中取胜,要求每个学生围绕目标任务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实践。薛老师的这些见解,对很多语文教师而言可谓及时雨,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书强调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关键能力。如何不断提升文本解读这个关键能力呢?薛老师提出从语言和结构两个维度入手,由浅入深地读出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读出文本“写了什么”;二是读到作者“想说什么”;三是读出作者“是怎么写的”以及“为何这么写”。文本解读要“四有”,一是要有工具,比如字典、词典、唐诗宋词鉴赏词典、名家作品赏析等;二是要有经验,只有见识过经典,才有评判的眼力;三是要有学养,解读的深浅实际上可以折射出解读者学养的厚薄;四是要有“切口”,只有找到打开文本的切入口,才能看到文本的“秘妙”。

面对不同的文本,解读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为此,薛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如下方法:1.提领法,即抓住文章的关键字、关键词或者关键句。2.还原法,还原法的要诀是将实物与艺术做比较,并且置换到诗文中,造成极大的反差。3.原型法,解读作品就是要穿过文本内容,揣摩作者的故事构思,把握这一类文本的原型结构和作者的心智模式,这样的解读能让人变得像作者一样聪明。4.见人法,即透过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和思想感情,看见背后的那个“人”,看见他与众不同的心思、心眼和心胸。5.降维法,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降一个维度解读文本,就能发现作者的高明之处,就能把握学生的发展空间,就能深入浅出地为学生铺设学习的台阶。6.要素法,统编语文教材的单元实行双线并进,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互映衬。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语文要素是解读单元文本的一个“切口”,从语文要素入手可以发现文本中的要素落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