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教赛教学设计的六大关键问题

(2025-06-20 14:50: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青教赛教学设计的六大关键问题
孙贤明

                一年一度的青教赛省赛已经拉开帷幕了,大部分学校都已完成了校赛的选拔,正在为省初赛准备相关工作,今天再次谈一下青教赛准备过程中的几大关键问题。
        第一,富有内涵的内容。青教赛是内容为王的比赛,这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参加青教赛,也不是所有的节段都适合参加青教赛,所以选手需要对比赛内容进行精挑细选,选择课程中最能出彩的节段。青教赛决赛阶段是无生授课,讲的主要是学科性知识,而技能性的、操作性的内容不是太适合参加这个比赛,因为技能性的内容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习得,需要的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但是这个比赛是没有办法让学生来实际操作的。选择好了要讲解的知识点以后,课本往往只介绍了它是什么?我们还需要探究为什么?从广度、深度上进行挖掘,如这个知识是怎么被发现的?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知识创造了多大的价值,现在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甚至包括争议、冲突等等都需要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其形式可以是案例、故事、情境等。
       第二,富有逻辑的设计。内容资源需有情感、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并且要与所讲的知识点深度匹配,这就需要进行逻辑性的安排,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如何才能引导听者始终注意力不散,这就离不开问题+引导式的教学设计方法,首先把要讲的知识点变成有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再层层递进的引导探寻知识点的内涵,再拓展到意想不到的新应用,从而开阔听者的视野。
        第三,富有情感的讲解。青教赛的评委构成极为复杂,即使都是一个学科的评委,也有很多不同专业,比如同是工科,还包含很多的专业类,即使是同一个专业,除非上同一门课,否则也不是都熟悉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很多评委不能完全听懂选手们所讲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感受来打分的,这就需要选手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深入浅出,通过类比、案例等方式减轻评委的认知负荷,并且在语音、语调等方面还需要多加练习,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妙语连珠,从提升听者的舒适度,切忌非常严肃的板着脸讲解。
        第四,富有高度的思政。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非常肤浅,往往不能做到润物无声、如花在春。主要原因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不到位,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价值引领,价值有高低,仅仅是利学生个人的需求,这个在讲课比赛的舞台上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引领学生看到更大的系统,即利他、利民、利国、利党这个高度,这就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认知,即知识点的应用是否有更大的价值,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就业、养家,还要思考国家的规划、时代的发展是否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
        第五,富有创意的呈现。知识的呈现方式是青教赛创新的关键,因为这个比赛主要是学科知识的讲授,所以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教师从知识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如让人耳目一新的自制道具,富有冲击感的视频,能够帮助理解的可视化仿真等等,这些都会让评委眼前一亮。
        第六,高度结构化的结尾。在一些工科的课程中经常说“结构决定功能”,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被记住,进而被理解和应用,所以教师在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就应该思考如何生成整个结构,进而如何设计板书,解决了这个问题,便能在小结的时候轻松归纳,并且让人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注意:初赛需要提供四十五分钟的课程,是有生授课,需要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