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出来”:让思维可见,让过程显现

(2025-03-01 17:41:46)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杂谈
“讲出来”:让思维可见,让过程显现

新的一年,我们计划实施“学·讲·用”(即“学进去”、“讲出来”、“用起来”)行动计划。其中,“学进去”作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若学生不愿学习或学不进去,任何用心良苦的教导都是徒劳无功的。

这里重点探讨“讲出来”这一环节,并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讲出来”有何积极意义?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这一策略?

一、“讲出来”的积极意义

当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学知识时,他们不仅会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长期记忆,还会在自我整理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找到关键点,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此外,这一过程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公众演讲技巧,提升沟通与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讲出来”,学生能够自我识别学习上的不足并及时补救,同时促进合作学习,形成互助学习的氛围,提高整体学习效率。这种成就感与自信心的积累,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学生的讲解,可以迅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二、“讲出来”的理论依据

经考究,“讲出来”教学模式的推行,可得到诸多教育领域经典理论的支撑。最新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高中的方案均强调了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主体性,这与“讲出来”的理念不谋而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在成长,“讲出来”正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的有效途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学生在讲述中整理、归纳和解释所学内容,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创新教育理论则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讲出来”正是展示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的绝佳机会。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讲出来”,以便教师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和帮助。认知心理学理论也支持“讲出来”的做法,因为它促进了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此外,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学习金字塔”以及“费曼学习法”等为人熟知的理论,也为“讲出来”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三、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讲出来”

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学生“讲出来”,我们可从时间安排与形式设计两个维度出发,采取一系列创新且富有吸引力的策略。

(一)时间安排上的策略

早午晚读讲:充分利用早午晚读的黄金时段,引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结对互讲或轮流上台讲解课文、单词、要点、公式或定理等,让每一天的开始与结束都充满学习的动力。

课堂互动讲:在课堂上,适时让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的角色,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或分享。同时,也可以采用小组成员轮流展示的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短课专题讲:学校可设置专门的短课时间,让学生围绕特定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讲解,这种短而精的讲解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课外结伴讲: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情况,组织就近的学生结对或成立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相互讲解、交流学习心得,形成互助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形式设计上的策略

结对互助讲:让学生两两配对,通过相互讲解知识点、解题步骤或质疑问难的方式,加深彼此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组合作讲: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负责讲解某个部分的内容。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情境模拟讲:设定特定的情境或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讲解或应用,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式分享讲:围绕具体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表格、图画等工具进行讲解和分享。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术工具辅助讲: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来整理和分享学习成果。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设定特定的角色和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讲解或演示。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线上互动与分享: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授课、讨论或分享学习心得。这种方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和交流。

搭建展示平台: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讲题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演讲潜力和学习兴趣,还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实施上述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全面考量学科特点、学生个性以及教学目标等多重因素,精心挑选适宜的教学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和必要的支持。同时,教师还需及时给予反馈和恰当评价,以激励学生持续进步,勇于表达。此外,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乡镇初中)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

“讲出来”这一环节,实质上是通过强化学生的知识输出,让思维可见,让过程显现,进而反向促进他们深度“学进去”。若我们将“讲出来”进一步拓展,将其与做出来、演出来、画出来、教他人、用起来等多种输出形式相结合,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学习认知“黑箱”。

展望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现自我、思维碰撞的舞台,鼓励他们勇敢地“讲出来”,逐步蜕变为更加自信、更加睿智的学习者。随着“学·讲·用”行动计划的稳步实施,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期待,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崭新篇章即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未来已近在咫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