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校长必备5项领导力

(2024-03-25 19:00: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好校长必备5项领导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卸任,校园出现难舍难分的感人一幕,师生夹道送别,王树国向众多师生三鞠躬作别。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为什么王树国校长如此受欢迎?究竟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

“难得一遇的好校长”“有情怀的校长”……一个个网友评论的背后,不仅是对王树国校长的认可和留恋,更映射着对源源不断出现王树国式好校长的期待。
校长是什么样子,学校就是什么样子。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好校长的特质体现在其领导力上。
校长领导力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校效能的提升。美国学者萨乔万尼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校长领导力“五力”模式,即校长领导力由技术力、人际力、教育力、象征力和文化力组成。其中,技术力、人际力和教育力是保证学校运行所必需的基本力量,而象征力和文化力有助于学校获得非凡的责任感和非凡的成绩。


技术力
技术力指校长对学校制度、结构等的管理,校长的角色隐喻是“管理工程师”。在一所好的学校,校长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他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来确保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激励员工、有序运行。
西安交通大学在王树国的主导下,曾经推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只要是30至40岁之间的佼佼者,不分编制内、编制外,不设名额限制,随时可以申请,学校为入选者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与国外同等岗位收入相当的年薪。同时,该计划采取国内外同行评审的方式,确保公平性。王树国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优秀的学者从编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打破大锅饭,激活人的创造力。
通常来说,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人事制度等组成的制度体系,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基础秩序。一个好的校长,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娴熟的管理技能来推动学校的良性运转。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所说,当一位校长离开时,给学校留下的最好东西,不是个人功绩,甚至不是办学思考,而是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一个比较好的组织架构以及一种获得师生认同的价值文化。
好校长一定要设计出好的制度。而一个好的制度,关键是激励。校长要重点解决学校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这项涉及每个人的改革,要让所有老师知道四件事情——有底线,有方向,有回报,有发展。

人际力

人际力是对诸如需要等心理因素的管理,校长的角色隐喻是“人力工程师”。人际领导力强的校长,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校发展提供好的条件和环境。
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正式卸任。当天不少教职工和学生闻讯后自发赶到现场送别。临行前,张迈曾和校长王树国拥抱在一起,白发苍苍的两人双双哭红了眼睛。王树国说:“大家都在不断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去有效地执行,实际上说起来特别简单,就是书记和校长都要做好人,做诚实的人,做真实的人,只要不作假,就能配合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你有私心私欲,什么样的体制也满足不了你的私欲。”
好校长一定善于处理关系。校长在决策过程中与各级教职员工交往而形成的同志式、朋友式的人际关系,表现为:
平等相处:大家地位平等,都是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相互信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互相团结,发挥集体的力量。

感情融洽: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紧密团结。

目标一致: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提高而共同努力。

现实中总有人在追问:书记和校长到底谁是一把手?这一问题难免带有争权夺利的意味。对学校发展而言,谁是一把手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书记和校长思想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做到互相尊重不贬低、互相理解不怨气、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支持不扯皮、互相关心不敌意。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了改革发展。
遇事多商量,一个鼻子出气,一个声音对外,这样学校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和充足的底气。


教育力

教育力是对工作实质的管理,校长的角色隐喻是“首席教师”。校长的教育力由校长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决定,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当然也包括管理知识。校长要有深厚知识和技能储备,这样才能给师生提供指导。
在科研领域,王树国长期专攻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学科,是蜚声海内外的智能机器人专家。这样一位专家,在任职西安交大后,在该校的博导名录、教师科研项目名录中却根本搜索不到他的名字,因为他颁布了领导班子《约法十则》,要求所有领导全身心投入教育管理工作,勇于承担责任,特别明确“不和教师争学术资源、争课题项目”“不利用职权为自己跑项目、跑课题”。这是好校长的教育情怀和管理之道。
校长是教师的首席,是教师的教师。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的对话,校长需要比教师更懂教育,当然也要懂人心、懂规律、懂管理。
校长不必成为“全家”,必须通晓全学科;也不必成为“杂家”,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包罗万象。校长应该是“大家”,具有大视野,超越学科领域、超越具体现象、超越教育功利。校长应具有思辨力、洞察力和推动力,能够从一般教育现象中提炼普遍规律,把握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学校教育变革。
象征力

象征力是对情操、期望、承诺等的管理,校长的角色隐喻是“首领”,要绘就一张鼓舞人心的蓝图,带领师生前进。一所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只有确立学校的价值定位和发展目标,校长才能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战略发展。

2017年,西安交大拆掉围墙,建立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新港总面积5000余亩,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建设了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25个研究院。王树国曾表示,西部科技创新港是一个全新的大学形态,更像美国的硅谷,没有围墙,是一个聚集高素质人才的学镇,但他们不孤立,和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我们期待着它能够引领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王树国说。

好校长,有远见,有格局。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总设计师”,要看到学校未来二十、三十年以后的发展,甚至是五十年、一百年,因为孩子成长不在一时一事,而在未来三十年甚至一辈子。没有未来观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学校不能用过去的知识和视野教现在的孩子面对未来。

文化力

文化力是对价值观、信念、意义等的管理,校长的角色隐喻是“高级教士”。校长要让师生同处在一个有意义的共同体之中,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共享的标准。有时候,学校生活中一些非正式的、微小的细节,就能将师生员工的心凝聚起来,让大家感觉像家一样。
多年来,毕业生与王树国亲切合影已经成为西安交大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甚至在校园内外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刻,王校长也被偶遇的师生、来访者、学生家长拉着一起合影。他就那样慈祥地站着、笑着、配合着,没有一丝急躁、一丝不耐烦。正是由于这份亲切,他被师生称为“小宝”校长。
现在有一种趋势,知名大学,尤其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名校,如果其校长不是“两院”院士就很没面子似的。但王树国不一样。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电视节目中说,“我当时读博士的时候,王老师学问方面做得非常好,有一次我就跟他说,王老师你学问做得那么好,为什么不评院士呢?王老师那时候已经是哈工大的校长了,王老师告诉我,作为校长,要考虑的不是我如何成为院士,而是考虑哈工大的发展,如何让哈工大产生更多的院士。”
一位校长,不把自己的“帽子”放在首位,而是尽心提升学校的整体“水位”,必定会得人心。
毋庸置疑,不同人眼中的好校长各有特色,但有些品质是好校长共有的:作为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作为改革者,敢于打破窠臼,勇于突破,以教育家精神成就理想的学校;作为“师者之师”,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真心拥戴、真诚信赖的引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