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情、有的放矢
(2024-03-21 15:30: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立足学情、有的放矢
——文言文倒装句教学反思
湖南师大二附中 杨干军
高三文言文的复习是一个重点,实行新高考以来,文言文起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而读懂文言文是基础,古人因为表达的需要和习惯,文言文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不同,因此正确理解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时还原为现代汉语正确语序是读懂文言文的一个关键。如何将这个知识点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是我课堂设计的重点。
一、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近几年的高考卷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已不单独设题,这体现了文言文阅读重在整体理解的宗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知识不重要。准确把握文言句式,尤其是倒装句中常见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有助于准确翻译;同时在句子的翻译题中也有倒装句的的知识点;所以文言文倒装句翻译时还原为现代汉语正确语序依然重要。掌握文言文四大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的常见类型和标志,在文言文阅读时能有意识的加以运用,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二、对班情学情的把握
1.所教班级语文基础较薄弱,学生甚至分辨不清句子的成分。因此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句子的成分。
2.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需要多调动,尤其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索知识。
3.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愿意做熟悉的题目和已做过的题目,不愿意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解决新问题,在知识的运用上,还需要创新意识。
三、对教学方法的探索
1.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首先让学生明确考点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通过前置训练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方法;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让学生把握句子的主干和枝叶,让学生对倒装句有个理性的认知;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让学生加深对倒装句类型的掌握;通过课内练习让学生认识各种情形的倒装句,通过课外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学生对倒装句类型的总结来提高对知识的理性认识。
2.前置训练了解学情、激发兴趣。
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高三的复习课,设置前置训练,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教学内容;设置前置训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因此,前置训练的设置能使课堂更高效。
3.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探索。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如何让学生主动学、快乐学,一直是每位老师积极探索的重点。我觉得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考点要求、前置练习来激发求知欲;其次,要创设好课堂的情境,活跃学生思维,通过古人和今人说同一句话的语序,让学生有情境带入感,同时加深对倒装句的理解;再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展示质疑,对某一文言语段的翻译,先自译,再互译,再展示,可以很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对学习活动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方法总结,对学生各环节的学习活动都要有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有错误地方,要及时指正。对倒装句的前置练习、自主练习、综合训练、方法总结都有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鼓舞,在评价中理解知识,在评价中掌握知识运用。
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每一次课堂的经历都是我宝贵的财富,因为这是一个深化认知教育教学和育人理念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训练,是对学生技能掌握的一次培养,是对学生品德提升的一个平台。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行中反思。
前一篇: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
后一篇:浅谈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心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