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校长的“十个坚持”
(2023-11-12 09:05: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做校长的“十个坚持”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这看似有点绝对的观点里无不透漏出校长对于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身教大于言教的今天,校长的一言一行就成了校园里行走的文化,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师生,故校长要做好以下“十个坚持”。
一、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状却是不爱读书的校长在要求老师去读书,不爱读书的老师在逼迫学生去读书,不爱读书的家长在强迫孩子去读书。因此,学校要想有良好的读书氛围,校长必须得带头读书。但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好多校长也想读书,但苦于抽不出时间来。笔者推荐的做法是,每天固定半小时进行读书,在这期间,停止手上所有事务,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况。
二、坚持每天思考半小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要想有鲜明的办学思想和清晰的办学思路,必须要不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总结、凝练。由此可见,思考,尤其是深入思考对于校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避免一些盲从和弯路。在纷繁复杂的学校事务中,校长每天要拿出至少半小时来深入思考学校事务,这半小时或是上下班的路上,亦或是课间的某个安静时段。
三、坚持每天巡校一万步
坐在办公室全是问题,走在校园里尽是办法!校长是学校的法人,管理着学校方方面面的事务,要想获取第一手信息,校长必须走出办公室走在校园里。每天早晨和中午上班后的常巡和空闲时的随机巡,都会让校长及时发现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苗头,进而防患于未然或就地解决,避免让事态恶化或拖延。
四、坚持每天听评一节课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校长要想了解真实的教情、学情,就要深入到课堂中去。校长作为老师的老师,要对老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科学的、必要的指导。除外,现行教育中的课堂,关注的不仅是老师教的有多好,更多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所以,校长每天都要坚持深入课堂,了解最真实的教学情况,只有不脱离教学一线的校长才是最有魅力的。
五、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似乎都不如以前,再加上饮食和作息的不科学、不规律,使诸多人都呈现“亚健康”状态。校长承担着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重任,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是不行的。因此,校长要每天坚持运动,大课间、上下班期间、工会活动时都可以见缝插针;而运动的方式因人而异,打球、骑车、徒步都是不错的选择。
六、坚持每天给一名家长打电话
家长是学校和老师的伙伴。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今天,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携手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是校长的当务之急。常规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培训等活动都是规定的、官方的,家长感受不到太多来自校长的关心和关爱。因此,校长每天要抽空至少给一名家长打电话进行沟通交流,内容不一定是反映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家庭教育现状的了解、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和教育理念的沟通。
七、坚持每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
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源于扎实的教研活动。在规定了时间、地点、内容、流程、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的教研活动,成效较之以前是有明显提升的。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陷入一种故步自封的循环状态中,老师们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校长每周要坚持参加教研活动,深入了解教研活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和老师们一起探索、攻克。
八、坚持每周陪餐一次
用心呵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务必要把好、守牢食品安全关,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陪餐”。校长陪餐,可带头落实“三进两联一交友”,及时了解饭菜质量,及时发现就餐期间的问题,拉进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监督配餐公司,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校长陪餐的过程就是现场把关、实地调研、查漏补缺、思索改进的过程。校长陪餐不仅仅止于末端的吃,而应当延伸到食品链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九、坚持每周与师生深入交流一次
有效沟通是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校长每天都会和师生打交道,但这种交流和沟通更多的是浮于表面的、不够深入的,要知道深入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因此,校长要就和师生相处过程中出现的人和事,选择“关键少数”因时因地进行深入交流。有效的交流沟通会提升校长的谈话艺术、共情能力、思维能力和解惑能力。
十、坚持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
只有写,你才能写。校长没有不忙的,但如何忙到“点子”上,笔者认为,校长坚持写作,会对工作大有裨益。坚持写作,能帮助校长保持思维流畅,推理精当,科学决策;坚持写作,能够提高校长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坚持写作,可以让校长在键盘的“舞蹈”里体验精神的慰藉,享受创造的喜悦。校长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诠释、调整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品味,成为学校管理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的有益补充和润滑剂,进而成为一种新的学校治理方式。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校长作为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很难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只有把看似平常不过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历久弥新,久久为功,那“平常”也就变得“不平常”了。
前一篇:传统课堂教学与分层教学
后一篇:什么样的校长最值得老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