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走好这4步,好学校就办成了

(2023-10-26 17:0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校长走好这4步,好学校就办成了 

一所学校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想办一所好学校。那这个“好”究竟意味着什么?办成一所好学校遵循哪些底层逻辑?

有句话说得好,“源头的石头决定河流的方向”。学校的“目标和价值系统”,是学校开展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底层逻辑。

学校的办学优势是什么?核心教育价值观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具体、可描述的学生?要办成什么样具体、可描述的学校?校长只有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打造教育的“精气神”,在学校里有力地凝聚共识、建立信仰、形成合力、共建美好。


2023年10-11月,校长会智库联手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以办学理念及实践文化体系为引领,指导全县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开展“一校一品”打造及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在10月24日的工作布置指导培训会上,多位专家、名校长聚焦于办学理念、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与众多学校管理者一同深入探讨、交流,总结出一套好学校的“基本法”。

第一步:设计适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文化体系

 分享人:蔡俊 

校长会学术支持中心副总监,《幼儿100 (教师版)》杂志执行主编



图片

想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天空。这个“天”,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体系,也就是学校的目标和价值系统。

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蔡主编介绍了什么是办学理念和实践文化体系,如何设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体系,并分享了校长会智库操刀的多个精彩的学校理念升级案例,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艘大船,那么办学理念体系就是灯塔,指引学校前进的方向,让船驶向师生、家长、教职工共同描绘的理想之地。



蔡主编指出,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体系,校长要认真回答以下的“灵魂三问”:



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育人目标”,比如培养自信开朗、自立自主的孩子,描述要具体。



你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是“办学目标”,比如让这所学校成为区域名校还是全国名校,定位要适切学校的实际情况。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打算怎么做?这是“方向和路径”。即我有什么样的方法和举措,能够使我达到目标。



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的提出,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时空定位、生源和特色,不能提得过大过空;还要凝聚全体师生的共识,不能只是校长闭门造车。



基于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学校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这些文化呼应学校的理念和目标,引领师生持续行动。



同时,一个系统而深入的办学理念及实践文化体系,应当做到依据充分,体系完整,逻辑清晰,表达精准,内涵丰富,个性鲜明。



图片

第二步:理念引领,打造蓬勃向上的学校文化
 
 分享人:雷明贵 
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持有人

(雷明贵校长系远程连线分享)



在好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就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文化面貌。



什么是学校文化?雷校长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某地有两所相邻的学校,有人说,从学生走路的样子,就能判断出是哪所学校的学生。



雷校长认为,学校文化就是我们在这个学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它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打造好的学校文化,需要紧扣三个关键要素,人、物和核心价值观。



以临沂半程中学的“伴成教育”学校文化为例。这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初任校长时,雷校长发现这所学校师资短缺,教师倦怠,生源外流,办学质量滑坡。甚至有句话说,“只要不在半程中学上学,到哪里上都行”。



雷校长把半程中学归类为“后发型学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直面核心的难题,用记者的眼光发现问题,用党员的意志克服困难,用教育家的情怀服务师生,提出了“给每一个生命向上的理由”这一核心表达。



他觉得,生命应该有这种蓬勃的姿态,学校应该拥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那么,这样的学校文化如何落地?半程中学做了以下举措:



1.向餐厅要保证。学校餐厅办得好,师生才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针对餐厅饭菜难吃的问题,学校创新餐厅管理模式,实现账务与钱款分离,采购和用材分离,管理餐厅和评价餐厅分离。此外,进行餐厅满意度打分,与劳务公司的劳动报酬挂钩。校长要和师生一起就餐,确保了解情况。短短一个月,学校的餐厅就餐规模,从几百人突破到上千人。



2.向环境卫生宣战。一是实施三期校园绿化工程,二是实施师生公寓楼、学校艺术楼建设装配工程,三是实施院墙、大门改造和操场运动场改造提升工程,四是实施教室和办公室门窗更新改造工程。



3.向管理要效率。实行严格管理,通过不断的视察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人心。



4.向教师要质量。在备课、教书之外,倡导学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打造共读团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竞赛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成长,让全体教师看到希望,获得信心。



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雷明贵不断深化“给每一个生命向上的理由”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提出了“伴成教育”,以“相伴相成,自力笃行”为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教育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陪伴,彼此温暖,通过成全他人来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第三步:掌握学习与改变的逻辑,找到教育的“精气神”

 分享人:徐启建 

校长会智库创始人,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创始院长,校长会华夏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

建设一所好学校,描绘学校师生的共同蓝图,需要找到教育的“精气神”。



基于贝特森的学习层次和迪尔茨的逻辑层次,徐院长提炼出了学校可以因应的学习与改变逻辑,即“华夏行知基本法”,共有四个层面:



1.情绪。我们的教育,必须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华夏行知那坡高级中学设计的“激情教育”和“一日常规”,就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情绪,消除消极情绪。比如“激情跑操”,首先运动就能让人产生愉悦和积极的情绪,跑操还为学生设置了局部环境,营造了一种积极、团结的氛围。



2.信念。信仰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你的师生相信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吗?这需要我们树立文化信仰,提供积极场域。你的学生拥有成长性思维吗?还是被限制性信念所挟持?这需要我们开发社团活动,打造学生文化。又如“五级导师制”,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班头”,其他导师也一起为学生赋能,伴行伴成。



3.方法。在教育教学上,我们不要蛮干,要巧干。如何“巧干”?一是学法指导,辅助学生高效学习;二是导学用器,构建高效课堂。



4.基础。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扎实的还是薄弱的?这意味着我们要培优补弱,强化目标导航。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教育问题。比如学生偏科的问题,首先要看是学生的基础薄弱,难以提升,还是师生关系不佳,导致学生厌学?弄清楚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是为学生补弱项,还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具备一个核心思维:问题来了,怎么分析,怎么解决?如果说孩子是种子,那我们的教育便是土壤。我们要让孩子们成长的“土地”更加肥沃,让他们更加茁壮地成长。


第四步:让学校发展规划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动力

 分享人:梅仕华 

广东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名校长,深圳市唯一小学督学工作室主持人

办学理念的提炼,学校文化的建设,都是为了凝聚教育的“精气神”,在学校内部建立信仰,共建美好。如何让师生与学校一同成长,一同发展,在学校里舒展自己的生命状态,创建共同的理想未来?梅督学认为,学校必须要有好的发展规划。



在他看来,校长应该是学校的首席规划师、顶层设计者。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办学自主权力的体现,提升管理效能的需要,实现学校愿景的手段,践行办学理念的抓手,增强师生认同的策略,优化资源配置的契机,改善内外环境的举措。



那么,什么是好的学校发展规划?它应该做到两点:一是立足规划意识,提炼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二是把学校发展规划当作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



其中,确立学校的教育哲学,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学校团体的教育信奉,主要体现为学校的使命、愿景和育人目标,其中育人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其核心。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目标与价值系统”。



如何制定好的学校发展规划?它的基本架构,有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基础,前一个发展周期的回顾和总结,当下的发展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是目标引领,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分领域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三是重点工程或主要任务,如:党建引领工程、文化建构工程、管理优化工程、德育提升工程、课程教学工程、教师发展工程、学生成长工程、智慧校园工程、特色打造工程、品牌塑造工程等。



四是保障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监督、评价、调控)、队伍保障、资源保障(智库、经费)。



最后,梅督学提醒大家,规划只是执行的前提,而行动才是执行的真谛。将规划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学校发展规划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