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新”实施后,学科课程何以育时代新人

(2023-10-22 10:54: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双新”实施后,学科课程何以育时代新人
郝志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 
“双新”实施背景下学校课程如何优化?聚焦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的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要发生哪些变化?教学实践要怎样进一步优化?

2023年1月1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主办,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研网等单位联合协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建设交流研讨活动”中,围绕“大概念核心问题教学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热点议题,做了主旨报告《时代新人目标中的学校课程结构优化》。

以下内容整理自郝教授的讲座,有删减。

郝志军教授围绕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何以求‘新’?”,启发大家思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育人意义和价值,并重点围绕六个方面分享交流。

一、核心素养指引课程内容结构优化

以主题、项目、任务等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辑。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碎片化的知识点、单一性的技能训练等不足,引导教师从关注知识技能的授受,向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引领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性的主动活动中,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和品格,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双新”实施后,学科课程何以育时代新人



二、在主题(问题、项目)式学习中,强化内容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形成核心素养

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少而精”,做到“纲举目张”。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

三、正确领会“大概念”的内涵

大概念和大单元紧密关联,大概念必然要到单元教学中去落实,大单元则是以素养为目标的单元,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大概念教学做好课程体系规划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相通,大概念教学从目标角度来强调,大单元从教学组织形态角度来强调。此外,大概念也与项目式学习、真实性问题情境、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等概念相通,它们都是在素养导向下落实大概念的表现形态、基本载体和实施方式。

四、强化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

学科实践并不是忽视基础知识,要在知识积累和储备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固化知识、迁移知识、更新知识。各课标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五、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实践性和综合性

可以围绕学科某一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也可以是基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或是社会的问题来组织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主题。它们都是体现相关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思想与方法深化或丰富认识世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习主题。如多维度的季节(题材,春天)、时空变幻的“桥”等(石拱桥、小木桥、铁索桥、彩虹桥等)、等量原理(数学中方程、化学中的反应式、物理中的能量守恒等)。

“双新”实施后,学科课程何以育时代新人


六、课程内容结构优化的教学活动方式

图表数据呈现思想观念融入、知识信息选择、案例实例精选、主题活动设计、实验制作操作、情境剧目展示、人物故事呈现方案项目实践、职业体验感悟、劳动场景再现等方式。

最后,郝志军教授还对北京十一学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案例解读,分享可推广、可复制的新课改经验。

观看完整视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阅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