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校长面面观”,10种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2023-08-10 09:30: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民办学校“校长面面观”,10种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王红顺
民办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所得需求校长特质
民办学校从创办初期、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到高原期,需要校长完成角色的迭代升级,或者需要聘任不同特质的校长。
创办初期,需要校长扮演的角色是,能描绘学校愿景,有一定人脉,善于招聘教师、学生,有筹建学校的经历,能处理校内外各种关系。(简称关系型)
发展期,需要校长扮演的角色是,守时,能够一身作则,人缘好,能与教师打成一片,在抓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核心经验。(简称实干型)
快速成长期,需要校长扮演的角色是,善于建章立制,能总结提炼办学经验,优化完善学校文化,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简称科研型)
发展高原期,需要校长扮演的角色是,在某一方面有专业学术研究,有一套成熟课程资源,不因循守旧,善于打破传统思维,勇于创新。(简称创新型)。
我的思考:
从民办学校校长自身来说,其治学风格一定不要固化,要与时俱进、迭代升级,要到哪座山唱哪首歌!一位校长长期在一所学校,自身创新能力多数不可避免会淡化、减弱,不利于学校发展。建议集团学校学习公办学校管理策略,可选择任期制、轮岗制或跨校交流制!
民办学校的规模、类型与校长特点
民办学校需求校长大致可分为教育集团总校长、校区校长、单一学段校长(要么小学,要么中学)及跨学段校长(中小学一贯制)。集团总校长重在战略、布局、文化等宏观层面决策;校区校长既务虚又务实,既有思想又肯实干;单一学段校长,教学业务单一;跨学段校长要求专业知识面较宽,善于与不同层次人打交道。
民办学校校长群体特质也不同,比如有的属于管理型,有的属于业务引领型,有的属于愿景领导型,有的属于实干型,有的属于学者型,还有的属于人际交往型。
校长进入学校时段也往往不同,有的见证了从筹建、创办到发展的全程,属于元老型;有的中途接替,属于接替型;有的因起始办小学后办中学或反之,晋升或新聘,新老交叉型。
我的思考:
学校的规模、类型不同,选校长视界就不同;元老、新任、晋升等特点不同,董事长与校长沟通方式、管理方式也理应不同。
民办学校校长来源与各自优、劣势分析
民办学校校长来源大致可分为如下六维十类:
办学人兼任、学二代接任、集团推荐、母校对分校委派、民校正职跨校任正职,名民校副职到民校任正职,退据二线公办名校长到民校任职、跨行业任职、高薪聘请职业校长。
下面重点从待遇、忠诚度、创新意识、课程研发、教科研、文化打造、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品牌传播幅射等多维视角,对上述六维十类校长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第一个维度:办学者与管理者合一
1.董事长兼任校长
学校刚建或规模不大,自身对教育、管理有较高认知,精力又充沛,优点是决策快,缺点是若与教师发生矛盾冲突,缺少缓冲带。
2.培养学二代当校长
董事长因年龄、精力原因,会培养自己子当校长,建议“扶上马,送一程”,或聘请顾问、学监做智囊团。优点是利于传承,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
缺点是多数年轻人不知第一代办学人创业艰辛,贫图安逸,吃苦精神不够,许多事情不能亲历亲为。
第二维度:集团或母体学校委派
3.集团推荐校长
集团统一招聘,有的集团有储备校长,好处是集团文化、人事、管理模式可复制,利于集团化运作,节约成本;缺点是同质化复制,不易彰显学校个性、特色。
4.分校委派
多为名校办分校,把名校副职或中层委派到分校任职。优点是能提高民校知名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可快速复制,缩短探索期;缺点是履历原因,有些宏观整体把握较弱,需一把手角色历练。
第三维度:内部产生
5.学校中层晋升、破格提拔的校长
从分管行政、教学主任培养、晋升或破格提拔校长,优点是对校情熟悉,对办学人忠诚度高,能平稳发展,缺点是大小事都请示,不能做主,创新意识不够,想有新的突破较难,有时因晋升、破格提拔会造成竞争对手不服气或搞小团伙。
第四维度:民校之间跨校任职
6.其他民校正职到本校任正职
一种是因与原民校董事长不合辞职,一种是从待遇较低或乡镇学校到高层民校任职。启用这类校长的优点是对民校管理轻车熟路,不会出大差错,缺点是易形成思维定式,很难有突破性创新。
7.名民校副职、中层到本校任正职
优点是这类校长多是名师名班主任出身,有基层教育教学经验,想干一番事业,缺点是因只在一个民校呆的时间过长,视野格局受限,多不能从原校管理模式中跳出来,较固执,较难同化或吸收别人做法与经验。
第五维度:退据二线公办校长到民校任职
8.有真才实学凭专业吃饭的公办学校校长退居二线后,被返聘到民校任职,优点是多数比较重视教科研、教师专业成长,能弥补民校短板,缺点是会有角色转换期,体力精力稍有点不济,对招生、保生不敏感,遇事多从教育规律考虑,易忽视经济规律这一重要因素。
第六维度:跨行业任职
9.从企业跨行到民办学校任职,优点是能把企业管理移植到民校,为学校管理开辟一个新视野,缺点是对教学业务陌生,有一个较长学习期。
第六维度聘请职业校长
10.一些在教育行业颇有名气的公办名校长,为了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羡慕民校宽松环境,辞职到规模较大、品质一流民校任校长,也有一些高校、教科所对民校颇有研究的专家型人才到民校任校长,这类校长我称之为职业型校长。优点是专业人干专业事,能较快实现学校跨越式、颠覆式发展,缺点是聘用成本过高,一般的民办学校聘不起。
我的结论:
1.董事长选择校长“不能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也不能让“小牛拉大车”,一定要与学校发展阶段、规模、品质匹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民校校长个人成长速度一定要与民校发展速度相适应,否则就可能被辞退或被淘汰出局,不是老板无情,可能因你的存在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3.民校董事长与校长共事要志同道合,要性格互补,要互为知音,要互相成全,互相成就。
4.民校校长对董事长要知己知彼,还要了解彼知己多少,只有这样才能双方配合默契共事,干成一番事业。
5.民校校长要多自我觉察,能客观审视自己优劣势,尽量弥补自己短板,加快管理风格迭代升级,与学校共成长。
6.投资人负责投资,聘请职业校长专业管理,双方提前协商确定权利、义务合同书,年度工作聘请第三方评估,这种办、管、评分离将成为民校治理新模式。
前一篇:未来教师必备的7个“软技能”
后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