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策略
(2023-05-29 15:38: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教 |
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策略
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明确要求,要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为落实纲要精神,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吸纳社会教育资源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设中的有序与有效参与,宣化区阁西街小学根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让家长爱孩子的天性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级中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一、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现实意义
适应中国国情和现代社会信息化、科技化、开放化,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需要,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需要不断加强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管理强调尊重家长的知情权,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凝心聚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建设学校家长委员会也是实施“供给侧”教育改革,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学校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使命,在协调保障、宣传指导、家长教育、活动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优势,让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中坚力量,共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轮驱动与融合发展。
二、各级家委会的产生及组织机构
学校明确要求各层次主要负责人,在选择家委会成员时覆盖面要广一些,尽可能地吸纳各行各业的家长加入。优先选择有较强的影响力、号召力、组织能力和热心学校工作的家长,但也不能忽略那些有足够的时间和积极性的家长来帮助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
各层级家长委员会产生程序如下:
首先,由班主任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建设理念、发展方向及班级建设发展思路,建议成立家长委员会;
其次,充分进行预热,明确入会条件(足够的热情和组织、号召、协调能力;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社会关系;高度的责任感),让家长自由报名;
再次,以自荐与推选的办法,组成班级家委会。推举人品好、作风正,有热情,肯投入的家长为班级家委会主任。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本年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
家委会成员确定后,各级家委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根据学校管理工作需要,由学校提议,校级学校家长委员审议通过,建议各班级家长委员会下设宣传部、培训部、财务部、文体部、活动部、卫生部七个部门。每部由一名部长,一名副部长,一名成员组成一个爱心服务小团队。各部主要工作及职能如下:
宣传部:对班级重大活动进行采访及宣传报道,对优秀家长事迹及育儿经验进行宣传推广,维护班级微信公众号。
保障部:为班级重大活动提供后勤保障。
培训部: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开设家长学堂及班本课程。
财务部:开展公益资助活动,管理日常公益活动经费。
文体部 :协助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开发亲子游戏和体育活动。
活动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制定活动计划,联系活动场地,协调解决班级矛盾。
卫生部: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疫情防控及日常消杀工作。线上教学及假期期间负责学生每日健康监测数据收集与整理。协助教师做好学生全员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家委会的主要工作及社会效果
学校探索实施了家校共育“3+2+1+N”工作模式:每学期开好3个时间节点的协调会,举办好2个家校共育讲堂,组织好1个家校读书活动,班级自主开展N种家校主题活动。广辟途径,调动全体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所有教育参与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与成长,让家校共育落地生花。
在学校各级家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家长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觉担当起学校及班级管理的重任。每天上学、放学时都有家长自愿在校门口协助教师值勤护学;雨雪等极端天气,总有家长主动到校扫雪护路;各层次大型活动,都有家长前来提供活动保障,协助维持秩序……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学校提倡家校共育的重心应该落在班级。班主任与班级家委会密切协作,各班广开思路,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家校主题活动,如学生励志研学(社会实践)、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协管配餐、协管班级图书等。在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陪伴,缔结出深厚的友谊,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家长进课堂”让来自不同工作岗位,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家长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课外知识,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校园,让学生获得了得更多的生活体验,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
四、家长委员会的评价与有效管理
学校将学生家长纳入编外教工进行延伸管理。学校每学期末召开总结大会,表彰优秀学生家长、优秀家长志愿者、优秀家委会成员及家长学校优秀学。既是对本学期家校共育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新学期工作的展望和铺垫;既是对优秀家长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以此为契机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领导及各年级主管领导,对本层级家委会成员定期进行节日慰问,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同时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而改善学校工作。学校要求各班级请学生和家委会提名评选“最给力”“最好学”“最具影响力”“最具亲和力”“最具意志力”……家长,由家委会讨论确定授奖名单,由教师宣读颁奖辞,由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来颁奖。通过这种极具现场感、亲情感、感染力的颁奖活动,让家长体验亲情付出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受,进一步强化其作为终身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增强教育责任感。
总之,学校各级家长委员会的科学建构、有效利用与建设管理,凝聚了全体家长的力量,使得家长成为了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在协调社会资源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及推荐进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后一篇:班主任的眼睛要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