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考场作文︱祸福相依,自得常乐

(2023-03-21 08:31:38)
标签:

作文

分类: 作文
周红批改、廖鹏评点高三考场作文︱祸福相依,自得常乐

作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2届高三八省八校联考作文】

图片

名师解题:

题目提供了五句话,老子之语的核心意思是,祸福相依,可以相互转化。这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常言道苦尽甘来,否极泰来,经历磨砺而幸福可期。

孔子之语的核心意思是,安于平淡、简单的物质生活,摒弃不符合道义的“富且贵”。

墨子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天下人相亲互爱则天下治平,相互交恶则天下大乱。

孟子的“三乐”则包含三个层面:家人的健康平安、无灾无难;个人内心的光明坦荡、无愧无怍;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有英才可教,薪火可传。孟子之语几乎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家庭平安方可无忧,问心无愧得以安宁,教育天下英才则是享受,家庭温馨、自身修为、社会价值,俨然就是一个立体式的幸福构架。

范仲淹之语的核心意思是:心怀天下与苍生,勇担社会责任,即超越小我的高远的幸福观。与之关联的是责任担当、青年有为、大我之境等等。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向文学社社刊《白帆》“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没有特殊的文体要求,但扣“谈”字写成议论文最佳。“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指定写作范围,选一句可抓住其核心意义来写,选两句要抓住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来写,不必写三句或三句以上。

高分立意:

1.以坚守高洁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

2.超越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幸福。

3.相互争斗虽然能得一时之利,但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裂痕,埋下了祸根;行当让利,才是恒久幸福之道。

4.重视修身正立,绽放幸福之花。

误区警示:

写作时要规避以下误区:一是观点及论证没有指向“幸福”,脱离名言范围,偏离“幸福”话题;

二是撇开材料,大谈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

三是思路不清晰。没有按照从小幸福到大幸福,从物质到精神,从个人幸福到国家福祉这样的逻辑顺序行文。

名校满分文之三:

【阅读提示:红字、红标点为添加内容,划线红字、划线标点为删除内容。】

祸福相依,自得常乐

湖北崇阳一中 万依莎

培根有言:“读史可以明智。”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无疑是我们“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其中先贤的幸福之论,祸福相依者有之,以“饭疏食饮水”为乐者有之,以心怀天下为乐者有之。揆诸古今,我认为祸福相依,自得常乐。[开篇述读材料,直接亮明观点。]

是非祸福,时刻奔涌在人生的激流中,唯有自得常乐能抵御时间的冲刷。

早些年一场辩论赛上,有段辩词得到了听众的一致点赞:“多少气吞山河的丰功伟业在时间的涤荡下灰飞烟灭;多少坚如磐石的帝王之业,在历史的冲刷下土崩瓦解。”此中便暗含了“祸福相依”的道理。每个朝代,开国皇帝面对自己打下的江山社稷是无比幸福的。但这个幸福在子孙后代手中,终会演变成悲剧,沦为灾祸。可见祸福之间无定数。而屡遭贬谪,、灾祸连连的苏东坡报世界以歌。古有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宋有苏轼在贬地醉心渔樵生活,励精图治,不仅有东坡肉、东坡酒流传民间,更有其政治佳话口口相传。苏东坡的幸福便源于他对个人追求的不放弃,不能在京做官,索性在偏远地区造福一方百姓,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滋味俱全。无论人生祸福如何,追求个人目标带来的自得是心间永驻的幸福。“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信仰,建立在时间的岩石上,而祸福则颠簸在人生的海浪中。[引早些年一场辩论赛上的辩论词入文,辩证看待祸福,再以苏子经历论证观点。]

一花一世界,个人的自得,在于广袤天地间向着人生迫追求前行的坚定脚步。

台湾作家白先勇一生过得并不顺遂,但他毅然地将自己的大半生投入到对昆曲的宣传工作中,因为昆曲是他心中“传统文化的后花园,是他毕生所爱。在白老的推广下,昆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即使自己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白先勇也是幸福的,自得之感始终伴随他。当今社会,不少人为求利,熙熙攘攘,甚至走上歪路。他们比起散财推广昆区曲的白先勇,始终缺少了内心的幸福感。如因直播带货而火的薇娅,其贪图利益、漏税的行为难逃法律的制裁。当一切被曝光后,财去人走,金钱带来的短暂欢愉刹那无影无踪。物质上的幸福感取决于人生祸福,而心灵的幸福感取决于是否自得。[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妍媸毕现。]

是非祸福,命里有命,天做主,我说了不算。

矢志向前,自得常乐,我做主,天说了不算。

何为幸福,已然昭昭。[结尾别开生面。]

点评:

文章选择了老子和孔子的名言,提出观点:祸福相依,自得常乐。在论证过程中,从“是非祸福时刻奔涌在人生的激流中,唯有自得常乐能抵御时间的冲刷”“一花一世界,个人的自得,在于广袤天地间向着人生追求前行的坚定脚步”两个方面展开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考生看到了祸福相依,运用苏轼的事例证明了“唯有自得能抵御时间冲刷”的观点;运用白先勇、薇娅一正例一反例,详略得当,有力了证明了“心灵的幸福感取决于是否自得”观点。文章脉络明晰,又充满思辨色彩。(湖北崇阳一中 廖鹏)

【思路导图】

总(第1段):摘要述读作文题目占的材料引出“祸福相依,自得常乐。”的中心论点。

分(第2—3段):从“是非祸福时刻奔涌在人生的激流中,唯有自得常乐能抵御时间的冲刷”方面展开论证,用苏轼的事例证明了“唯有自得能抵御时间冲刷”的观点。

分(第4-5段):从“一花一世界,个人的自得,在于广袤天地间向着人生追求前行的坚定脚步”方面展开论证,正反对照,有力地证明了“心灵的幸福感取决于是否自得”观点。

总(第6—8段):用充满思辨色彩的语言收束全文,耐人寻味。(湖南师大附中 周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