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育种的情怀让教育回归本位

(2022-11-25 10:30: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以育种的情怀让教育回归本位
 武建芳 

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玲提出关于教育的建议,她提出要减少教师课后非教学活动,把课堂之外占用老师精力的活动尽量减下来,让老师专心聚焦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上。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接续努力,久久为功。21世纪的中国教育,经历了迷茫、焦虑、压力、回归的几个阶段,无论是回顾历史,聚焦现在,还是期盼未来,我们都期待一种教育本位的回归。



以人为本,培育学生。国家的“双减”政策实施已一年有余,这是中国教育界英明与理智的决策,半年说明不了什么,但他释放了一种信号,国家提出的减作业不是没有作业,弱化考试不是弱化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评价,这就衍生出一个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可否认,目前的应试教育,让很大老师和家长焦虑,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用时间换空间,通过填鸭式的灌输,让孩子成为了考试机器,没有快乐童年的孩子比比皆是。我们真的不要再无限度消耗孩子时间来换取分数上的暂时胜利,那样的花期也不会长久,饮鸩止渴似的教育没有未来。借“双减”新政之始,立于学科、立于学生、立于“人”之本身,智慧地创建一套比较全面、比较客观、比较科学的评价机制,为“双减”引路,为孩子正名,让每个学生的花期如期开放。



以校为本,打造基地。我们说依赖校外机构,拔苗助长以及填鸭式的培训方式一定会被抛弃在历史的尘埃里,我们每个教师都非常清楚,教学回归课堂是政治赋责,教育回归学校是政治赋能。曾几何时,培训班、小饭桌、课后强化班的广告满天飞,一度占据了教育的半壁江山,说到底是违规的成本太低,让学校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搞教育我们教师是天职,学校才是主战场,我们从来没有否定过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在新政之下,学校应该严肃思索的一个问题:如何发挥学校主导功能,如何利用社会教育,如何合好家庭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让教育专业化,这才是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真正社会担当。

面朝教育,静等花开。笔者曾尝试把教育两个字分解开来,从“教”的意义上讲,新时代教师要从技术上的熟练者变成反思性的实践者,所谓的好教师,不是没有问题的教师,而是敢于鼎故革新的教师,敢于构建大格局的教师。从“育”的角度去诠释,要真心的育下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清醒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要与孩子站在一起去打倒问题,而不是与问题一起去灭掉我们的孩子。在求知的路上,我们要深知为孩子们挡过多少风雨,我们又用我们的妙手拨云见日的启迪过多少孩子的智慧。有句话说的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教”与“育”博大境地,我们也期待花期,期待教育的百花盛开。



教育问题涉及到民族复兴的根基,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文本,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系统的进行思索,让教师的身份回到原点,反哺单纯,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初心,都应该以育种的情怀,让教育回归本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