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以具体案例一步步助你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2-11-14 15:33: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以具体案例一步步助你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含板块设计和课时分配)


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以具体案例一步步助你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王子微课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六问六答”

王子微课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六问:

1.如何整体理解与把握单元教学目标?
2.如何将单元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
3.如何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主题化学习?
4.如何在单元整体设计中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知识结构化框架?
5.如何在单元整体设计中做到举一反三?
6.如何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项目式学习?
今天我们将以统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为例来进行六问六答,给大家看看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主题为“保护大自然”。
一问:如何整体理解与把握单元教学目标?
一答:围绕单元主题列出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围绕单元主题,在整体梳理了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目标进行整合,并将单元涉及到的他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重难点的问题解决上要达成的点梳理出来,列出他学科目标。最后将本学科和他学科目标做如下梳理:
【学科目标】
1.基础性学习目标
2.学科思想性学习目标
3.学科方法探究目标
4.学科方法拓展运用目标
【跨学科融合目标】
1.
2.
图片
二问:如何将单元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有机融合?
二答:整体上将单元知识学习与价值教育的有机融合:关于这个答案,我们一起来看,首先要梳理单元知识,然后才是思考如何将单元知识有机融合。
【单元知识梳理】

1.单元内容:列出这个单元内的所有知识内容

2.能力知识:列出这个单元内所要发展与培养的学生的能力知识

【与价值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的时候,除了认识它了解它,我们还要思考:可以分别在基础型学习活动、学科思想性学习活动、学科方法探究性活动、学科方法拓展运用学习活动。
图片
三问:如何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主题化学习?

三答:围绕单元主题整体上进行的主题化学习构思:也就是说从单元整体上我们就要思考,如何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单元主题化整体预习、单元主题化基础性问题的学习,单元主题化学科思想性学习活动、单元主题化学科方法探究性学习活动,单元主题化学科方法拓展运用学习活动。
图片
四问:如何在单元整体设计中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搭建知识结构化框架?

四答:整体梳理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搭建知识结构化框架:
坚持应用导向,围绕单元主题目标,以单元主题化学科方法的运用与拓展迁移为中心,去发现:

教材中基础性学习在学科方法的运用拓展中起的作用,根据这个作用进行关联统整;

教材中学科思想性学习活动在学科方法的运用拓展中起的作用,根据这个作用进行关联统整;

教材中学科方法的探究在学科方法的运用拓展中起的作用,根据这个作用进行关联统整。特别提醒以上几个方面是有梯度,有层次层层推进。



五问:如何在单元整体设计中做到举一反三?
五答:围绕项目任务如何进行举一反三的构思:
经过梳理了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过后,就按照第四问,第四答的思路,去把整个单元教材进行统整,然后在每一个统整过后的项目学习中选择一个典型来作为教学活动的范例教思想、教方法,再用这样的方法和思想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探究学习,这就是单元整体设计中的举一反三。
图片
六问:如何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项目式学习?
六答:整合以上五问,围绕单元主题,根据梳理的单元知识间的这些内在联系,按初阶向高阶发展的梯度,整体设计任务群,如果一个项目任务要解决的问题很难,就可以下设子任务,从整体上列出开展综合性项目式学习的大体流程:

以下是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围绕单元主题“保护大自然”列出的项目学习任务,

大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以具体案例一步步助你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化导读课1课时

二、单元主题化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识字与写字 1课时
三、单元主题化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4课时:
子学习任务一:类读:整体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课时
子学习任务二:整合阅读:《古诗三首》、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日积月累  整体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1课时
子学习任务三:整合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口语交际,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作文 
表达主要观点和实践行动   1课时
子学习任务四:整合比较阅读:《青山不老》和《三黑和土地》 阅读链接   聚焦单元主题,升华情感  1课时
四、单元主题化整本书阅读3课时
(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1课时
(二)整本书阅读推进课1课时
(三)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1课时
五、单元主题化习作2课时
(一)习作指导课1课时
(二)习作点评课1课时
六、单元总结反馈 1课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