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选
(2022-11-10 16:08:27)
标签:
艺术 |
分类: 诗词鉴赏 |
五言诗选
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其一
宋 陈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风
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忆东山
唐·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紫藤树
唐·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临湖亭
唐·王维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崔九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华子冈
唐·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答武陵太守
唐·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长干行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其二
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小长干曲
唐·崔国辅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送王司直
唐·戴叔伦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听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秋夜寄邱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塞下曲六首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微雨夜行
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夜雨
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风
唐·李贺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溪边
唐·吴融
溪边花满枝,百鸟带香飞。
下有一白鹭,日斜翘石矶。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微雨
唐·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细雨
唐·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天涯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滞雨
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新嫁娘词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独望
唐·司空图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哥舒歌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送春
唐·高骈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
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幽恨诗
唐·安邑坊女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即事二首其二
宋·王安石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题齐安壁
宋·王安石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山居杂诗
元·元好问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寻胡隐者
明·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山行
清·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30首五言绝句,短到极致,也美到极致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五绝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
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今天,隐娘要介绍30首绝美的五言绝句,语言雅致,情境优美,短到极致,也美到极致。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想要看到一千里外的风景,那就要登得更高才行。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苍翠的丛林掩映着竹林寺,远远地传来黄昏的钟鸣声。你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沿着青山走向远方。
《早春野望》
唐·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
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它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它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碧绿的淮水映照着屋门,我挽留的心意十分诚恳。明月代我为客人送行,我的心绪却如春潮翻滚不息。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北坡一片清丽,皑皑积雪似白云飘浮在天际。林梢被初晴的阳光映照得分外透明,黄昏的城里又增添了阵阵寒气。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绝句二首》
唐·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在这深秋的夜晚我怀念你,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碧磵驿晓思》
唐·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 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 满庭山杏花。
孤灯伴着我没有做完的梦,楚国千里迢迢还远在天涯。月儿落下杜鹃也不再啼叫,只见庭院里开满了山杏花。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
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到不了辽西去会见亲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具体在哪。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的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主人回来了。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秋月。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梨花的色泽完全超过白雪,余香飘散,开始浸染衣靴。春风啊,请暂且不要停息,将花瓣儿吹向皇宫的台阶。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史上最美50首五言绝句,短到极致,美到心碎!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一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静深幽;
一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独冷清;
一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限怅惘……
今天,诗词君为大家整理了50首绝美的五言绝句,语言雅致,情境优美,短到极致,也美到极致。
淡然,是灵魂的修炼,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境界。
01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处理,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0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曾满怀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
03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04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千百年不断发生的事都有随着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随着湖水向东流去。
名利争夺、打打杀杀都随着历史的车轮销为匿迹。唯一不变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一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所有忧愁,皆从心来。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往事不可追,与其感伤,不如珍惜。眼下的时光,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年华。
唯有心境洒脱,真正让心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执着迷恋,才能领悟别人无法感受的风景。
故乡,是灵魂的根,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
06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每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07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08
《早春野望》
唐·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此诗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客居巴蜀时。此种遭遇,羁旅之中,最易引发感伤情绪,而在此诗中,却表现为明快。
全诗浑厚开阔的气势中,充满着淡淡的乡愁。虽没有直接提到思乡,只是一望再望,却也只见“花柳映边亭”,思乡之情一览无遗。
09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
他远离家乡已太久太久,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秋风萧瑟、黄叶飘零,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
10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
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
11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
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12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13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故乡,故乡是什么?
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段风景。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理想,是灵魂的底气,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憧憬。
14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
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15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一个风字。
每一句诗都在描写了风的力量,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更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
16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17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花香亦有情。
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8
《马诗》
唐·李贺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寒气凛凛的疆场,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19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0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21
《柳桥晚眺》
宋·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写景物“闻鱼跃”、“待鹤归”、“闲云”等,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整首诗是黄昏的景象。小浦,横林,闲云,三个景象依次渐行渐远,都是眺的结果。语有寄托,不得滋润苍生,只好如闲云野鹤。
22
《芗林五十咏·竹斋》
宋·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不有月传神。
这是一首咏竹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冰雪玉竹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同时象征高尚的人格,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也许我们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总归该有点追求。
毕竟人生于世,总是要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离别,是灵魂的释然,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凝望。
23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24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这首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5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形象、具体地刻画出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
有人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不敢确定。
只愿那些久未重逢的人们,一切安好!
思念,是灵魂的呼唤,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想象。
26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一首诗中展现了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身边之景,也看到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相连在一起。
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相思却近在咫尺。
27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我们可以想象,两人痛快畅饮,也许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是多么温馨惬意,令人身心俱醉。
28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29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用了一个“恨”,所谓恨,是爱之极也。明明思念的对象已经呼之欲出了,却就不知恨谁。
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30
《江上》
宋·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有人说:思念这种东西,捂住嘴巴,它还会从眼睛里逃出来。
是啊,思念,是最不受控制的情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毕竟只是一种美好的说辞。
余生,只愿所念之人皆幸福。
欣赏,是灵魂的宁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享受。
31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
祖咏思考了一下,写了四句就搁笔了。他认为已经表达完整,考官让其重写,他拒绝了,最后未被录取。但这首诗却流传千古,被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32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33
《碧磵驿晓思》
唐·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 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 满庭山杏花。
子规之声终于停歇,一直为它所牵引的归思也稍有收束,心境略趋平静。在这种情境下,诗人忽然瞥见满庭盛开的山杏花,心中若有所触。
全诗在这但书所见与若有所感中倏然收住,对这景物所引起的感触、联想和记忆,则不着一字,任凭读者去寻味。
34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
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35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
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36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枯寂。
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3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全诗仅以寥寥二十个字,便勾勒出一个严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38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
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39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
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40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41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诗。
纵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画的活泼、自在、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正是诗人“真性情”的表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欣赏。
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欣赏平平淡淡,也欣赏轰轰烈烈;欣赏风花雪月,也欣赏柴米油盐;欣赏阳春白雪,也欣赏下里巴人……
懂得欣赏,也便懂得了幸福的真谛。
情绪,是灵魂的自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倾诉。
42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43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44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45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本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受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在艺术上有幽邃深远之美。
46
《天涯》
唐·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47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
“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语少意足,有无穷味。
48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49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却不知在风浪里捕鱼有多艰难、多危险。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50
《寄内》
宋·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人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看起来很简单的八个字,做起来却太艰难。
坚强、沉稳、大方、从容……这些词,好像总在教导我们:你要吃得了苦,受得了气。
但我只愿你,笑的时候不必拘束,哭的时候也不必压抑,一切随心。
诗词是有力量的,或治愈、或鼓舞、或安慰、或寄托……
遇见一句触动心灵的诗词,是一种幸运。
赠孟浩然
李白 〔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前一篇:赏识教育要有艺术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