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子头上的博客
太子头上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1,249
  • 关注人气:6,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识教育要有艺术性

(2022-11-10 11:38: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赏识教育要有艺术性
王玉龙 

什么是赏识教育?陶行知先生理解为“四颗糖”的教育;周弘老师理解为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教育;而我的理解:赏识教育是一种语言,一系列行为,一个信号,告诉孩子你能行,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让学生的心灵阳光明媚,春色满园。


赏识教育理念在教育心理学中也有相关的理论支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7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人的尊重需要分为两大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的信心、能力、成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名誉和赏识等。赏识教育提倡,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赏识和肯定,才能激发学习学习的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行为主义强化理论认为,凡是受过强化的行为比过去没有受过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发生,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学生就会有学习动机,赏识教育提倡给孩子更多地鼓励与肯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原因,赏识教育从归因理论出发,肯定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能行,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一般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3个方面组成,其中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获得长者的赞赏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和学习做好的需要。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赏识教育在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赏识教育?在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教师团队建设等具体的方面又有哪些作用呢?



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摒弃“戒尺”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一旦有进步,及时中肯的评价,哪怕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手势;相信学生都会感到温暖;要善于发掘学生潜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做一个有心人。对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不断赞赏,反复激励,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相信学生闪光点会越来越多。


要宽容学生,引导学生,耐心等待,静待花开。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小目标,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进,切勿“拔苗助长”。



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大的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品质、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传统美德等等,落实于小的教育方案,课堂常规、主题班会、家长会、运动会、数学节、艺术节、传统节日的庆祝等等,作为切入点,开展赏识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认可、鼓励和赏识让学生成长为爱国、爱校、爱班级、爱同学的有爱少年。



在教师团队建设中,榜样示范,用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使全体教师从这些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影响,反省自己的不足,从而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开好每一次例会,讲好每一个故事,给教师提供各种“路演”的机会,推销展示自己的方案,给予适时的鼓励,相信他们也会在“赏识教育”的管理下,积极进取,在教育事业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那么,问题来了,赏识教育就是反对批评吗?答案是否定的,赏识教育不反对批评,而且可以大胆的批评,该批评时就批评,但是批评是要适度,注意方法,适时适度的指出缺点,语气要婉转,这样既能帮助其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又能保护自尊心,因此,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五言诗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