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学年,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该怎么展开?

(2022-09-11 10:5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新学年,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该怎么展开?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苏霍姆林斯基


确实,在教育这个问题上,家庭和学校之间只有赤诚相待,相互信赖,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那些关注孩子情感的交流、关于教育目的的探讨、关乎成长经历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



目前,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是国内“家校共育”工作开展最有代表性的三种实施方式。




家委会建设



坊间调侃:三流的家委会跟学校对着干,二流的家委会被学校指挥着干,一流的家委会和学校一起干。



好的家委会,是跟学校并肩而立的角色,它在创立之初,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和法定程序。


1. 成员选举



学校家委会一般分为三个层级,即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家委会成员都是“三有一无”:有时间、有精力、有奉献精神;无任何经济报酬。



有格局的家委会是有资格、不出格。家委会成员的资格不是身份、财富、权力、资源,而是理念、学识、德行、品行、意愿和心态。家委会的成员应当充分了解、理解并认同学校的办学追求、育人理念、价值文化。没有认同就没有协同。



在有了共识的基础上,每一位有时间、有热情、有爱心的在校生家长,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当日,上一届家委会成员可以进入班级进行指导说明,讲清楚家委会的定位,鼓励有志者参与竞选,在班主任推荐人、自荐人等候选人结束竞选发言后,由全班家长投票选举产生班级家委会成员,以及新一届年级家委会候选人,之后再进行年级范围的竞选,根据得票结果确定校级家委会成员。


2. 明确分工


确定了家委会成员,学校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发展可能,参照相关法律,汇同家委会和学校代表,反复打磨,制定出一套规范的组织运作指南《家长联合会章程》。在这份章程中,明确分工,不断完善家委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获得家校双方的一致认可后,推行实施,不断完善。



后续,就可以建立家委会秘书长负责下的常设机构,成立爱心公益部、教育支持部、生活安全部、家长社团部、宣传推广部、活动策划部和综合事务部等部门。


3. 赋予职权


与学校并肩而立的家委会,不是校方的“附庸”,而是有着一定权利。为了支持家委会活动,学校要积极为家长活动提供所需的场地。



学校可以实行财务通报制度,科学支配由家委会募集来的“爱心基金”(包括奖学金、帮困基金、活动基金和备用基金)。每学期开学之始、放假之前,家委会可以与学校行政、社区开展两次头脑风暴的会议,就学校工作计划畅谈意见;家委会每月定期举行工作例会,就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提案和解决建议,以“通报”的形式反馈学校,学校也就此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及时予以回复。



当然,学校要厘清一个概念,家委会并不是“家长帮”,不是代表家长群体的利益与校方博弈。根据教育部建立家委会的相关文件精神,家委会的定位是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这就说明家委会是学校治理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学校和家委会更像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4. 凝聚合力


团队需要凝聚力,一个全部由志愿者搭建的家委会尤其重要。



家委会可以通过志趣汇集家长,以“家长社团”为路径,利用学校资源,成立合唱团、读书会、羽毛球社团、足球社团、舞蹈社团、戏剧社团和摄影社团等。这些活动可以集中在周末开展,凭兴趣报名。家长的兴趣也会带动孩子,便于亲子互动,同时增进家长间的交流。




Cooperation

家校联动


家校合作,根本上是一种双方用心、双边联动的过程,可以以率性增定力,以理性求活力,以良性添效力。好的家校联动,就是一种双向发力。


1. 家访


带着一本书去家访。南京莲花实验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参加家访活动,家访覆盖面要达到100%。家访时,老师会带着一本学校精心挑选的书送给家长和孩子。此举很受家长欢迎,不少家庭把这本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家长认为:学校送来的书,意义就是不一样。大家从共读到共品,从共品到共情。每学期结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展“共读一本书”征文比赛,评出读书好孩子和读书好家长,并为他们颁奖。


2. 学校开放日


每周四下午的家长开放日。每周四下午,南京莲花实验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会热情接待来访的家长。学校会在当天尽量为孩子和家长营造共进晚餐的机会。校方还出台了教师接待家长的“五个一”礼仪规范:一个微笑、一个起身、一声问候、一个让座、一个道别。学校心中有家长,家长心中自然会有学校的位置。


3. 家长进课堂



建立长期“家长资源库”。巴蜀小学通过建立巴蜀家长档案、成立家长学校,既方便了学校的因材施教,也推动了家校沟通,高效解决各种问题。学校不断招募各有专长或独特建树的家长志愿者,定期为孩子们上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课,开拓视野,丰富见闻。


4. 亲子活动


铺上红地毯。南京莲花实验学校带有仪式感的活动,必铺红地毯,每年至少三次:初一新生入学典礼、初二学生青春仪式、初三学生毕业典礼。这些特殊的节日里,学校邀请家长与孩子手挽手,一起走红地毯,共读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



学生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了确保每一位家长都能参加重要活动,学校不仅给每一位家长发邀请函,还以学校名义,向家长所在单位或老板发出正规的请假函。




Organization

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根支柱,支撑起了教育的大厦。唤醒家庭,让这根长期缺位的支柱立起来,尤为重要。家长学校的作用就在于此。


1. 准备工作


新生入学前,学校要对新生家庭做一个调研,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给新入学的家长制作《家校共育手册》,内容可以包含:家长参与的家校课程学习记录、家校课程学习心得、自学家庭教育方面内容的心得体会、孩子的成长、家访记录等。



在每学期初,学校可以就家校共育的问题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许和需求。调查表具体怎么做呢?给出了如下范式:



家长对教育内容的需求调研表

您希望开展的学习内容:

• 各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知识以及适合的教育方法
• 各个年龄段孩子容易出现的普遍问题及处理方法
• 针对自家孩子问题的处理方法
•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 提供亲子活动,加强亲子沟通,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 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特点,防患于未然
• 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品质教育
• 其他____

您希望通过什么形式开展课程:

• 课堂教学

• 家长会

• 经验交流

• 专题讲座

• 网上学习或论坛

• 入户指导

• 家长学习团体

• 亲子互动

• 热线电话


此外,基于不同年级的家长,云智库对小学家长给出了如下学习建议:

不同年级家长学习的重点
新学年,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该怎么展开?


2. 双线实施



为了让家校课程更好地普及,家长学校课程建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设计“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学习路径。线下课堂可以是家长会、家长工作坊、家长沙龙等形式;线上课堂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家长线上学习。

线下活动


——个性化约谈。为了让家校沟通更有针对性,双方可以一对一约谈,或者是对有共性特点的学生家长进行约谈,各科任老师一起参与,学生也可以参与。约谈对象包括资优生、后进生、潜能生,还涉及个性特长、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

——主题家长会。主题家长会是一种小规模的研讨会,由教师或者家长主持,聚焦一个共性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最终形成多种解决方法。

实施流程建议如下:

学校通过三个步骤,来确定家长们真正想听的课程:第一是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家长需求;第二是针对家长时间安排,保证授课形式的灵活;第三是培训结束后邀请家长分享感悟,以及填写满意度问卷,形成一个闭坏,真正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合力。

——家长教育沙龙。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沙龙或者分享会,为家长们搭建交流的平台,主题可以由教师预设,也有的主题来自家长们共同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有共同话题的家长可以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聊聊孩子成长的事,增进彼此了解,像孩子们那样结为成长伙伴,参与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工作坊。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培训,邀请优秀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对家长感到困惑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主题研讨,对教育个案开展讨论分析。

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课程活动,实践活动,帮助家长积累教育素养,解决实际问题。

云智库梳理了三种类型课程:

第一,学习+资源。根据家长兴趣、发展阶段,提供资源,提升家长育儿知识素养;

第二,问题+案例。针对家长问题,提供具体案例分析,提升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体验+情境。充分调动家长及社区的教育资源,为家长及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在行动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巩固成果。

新学年,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该怎么展开?


线上课堂


当线下学习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时,就可以启动线上家长课程。如:在学校网站设立家长课程专栏;利用公众平台推送课程资源或者专家文章;开展直播课程等形式。学校把课程上传到学习平台,家长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云智库针对家长线上课堂,梳理出了通识课程、精点拨课程两类课程,还梳理了不同年级家长需要学习的内容。



——通识课程:聚焦父母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家庭关系的认识、以及父母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帮助父母自我提升。



——精点拨课程:学校对家庭教育做精细化指导,为家长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与方法。



课程内容范式:
新学年,家委会建设、家校联动、家长学校该怎么展开?


3. 管理评价


为了让家庭学习日常化、家长学校顺利开展,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学校可以制定一些考核机制,对家长实行“考勤、考核”,考核表现优秀的家长给予表彰。参与积极,学习热情高的家长还可以参加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考试,通过者颁发证书。



家庭教育,侧重“修身、立德、成人”;学校教育,侧重“求知、明智、成才”;社会教育,侧重“合作、体验、成事”。在新学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家校双方只要做到责权清晰,互不越界,协作互补,美美与共,就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育人合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