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方式

(2022-03-22 15:16:38)
标签:

试题

分类: 诗词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表达方式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类别


描写

方式

正面

描写

直接描写对象本身。正面描写包括细节描写和白描。细节描写,可以称为“工笔”,就是精雕细刻。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

侧面

描写

又叫间接描写,形象点说,如果目标是写“竿”,但作者只写“竿之影”,以收到“睹影知竿”之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虚实

结合

“实”通常是指眼前的现实的景,“虚”通常是指过去的、想象的或梦中的景。二者结合,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加丰富

动静

结合

天下万物,无非静态和动态两种态势。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写动态,有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诗人往往把动静两种态势的对象安放在同一个意境中,收到动静相衬、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抒情

方式

直接

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 是以第一人称“我” 为抒情主体、 直接表达思想感情

的方法

间接

抒情

借景

抒情

借描写客观景物来抒发主观感情。借景抒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触景

生情

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寓情

于景

诗人将喜怒哀乐等情感融入描写的景物之中

 二、解题示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第一步:明技巧。题干指明要求对这首诗的“叙述”“对比”手法特色进行赏析,属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题。
第二步:释运用。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本诗题为“采地黄者”,正文是采地黄者对当时年景、生活窘迫、采地黄的艰辛、卖地黄的悲戚遭遇的讲述,诗歌通篇都是自述。从叙述的顺序来看,诗歌先写采地黄,再写卖地黄,属于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汇,属于纯客观叙述。
第三步:析效果。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采地黄者对自己辛酸遭遇的叙述也就更能给读者深刻的感受。从叙述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使所叙述事件逐层深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从叙述的特点来看,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答案】叙述: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入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更加犀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