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严谨负责的态度留存史料

(2018-12-31 21:45:57)

 

2007年,北京四中走过了100年的发展历程。

北京四中世纪庆典受到了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49月,四中成立了庆典筹委会,着手制定活动方案。第一次筹委会会议提出了庆典的指导思想,即“弘扬四中文化,尚我四中精神,开创辉煌未来”,并设想庆典的全部活动要围绕“四中文化”和“四中精神”展开,不图规模,不图热闹,不吐奢华,注重朴素与节俭,重在对四中思想文化的发掘和提升,将北京四中世纪庆典办成学术性的活动,为四中未来的发展奠定思想文化的基础。这一思想在后来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北京四中世纪庆典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系列活动之一:2006927,举行了“王道元先生训诫石揭幕暨北京四中世纪庆典启动仪式”;系列活动之二:200718,举行了“北京四中世纪庆典音乐会”;系列活动之三:2007810,举行了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主题为“青少年教育——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系列活动之四:2007927,举行了北京四中世纪庆典大会;在随后的几天当中,数千名校友返回母校团聚,其乐融融。庆典大会前夕,温总理来到四中亲切看望师生,提出了把四中建设成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和殷切希望。在深入挖掘史料和总结四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最终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每年编辑一本书来记述一年之中学校发生的重要事件,收录干部教师的重要讲话资料、校友和教师的回忆文章、校史研究成果以及新发现的史料,书名定为《北京四中纪事文集》。

编辑《纪事文集》的目的是留存史料,流传后人。有时我认为,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截然相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是根据支离破碎的信息来推知事物的全貌,例如历史学家可以根据一颗牙齿化石来推断一个原始人种或部落的存在;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则恰恰相反。为了寻找一种基本粒子存在的证据,物理学家们所分析的数据往往要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总量。因此,自然科学的结论具有确定性,不容置疑,容易获得公认,而历史学的结论常常存在歧义,甚至观点大相径庭,因为推断常常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历史学界的各种学派要远多于科学界。当然,如果史料信息越丰富和完整,人们对历史研究的结论也会越缜密而确定。今天的社会与技术手段已经为留存尽可能详细的历史信息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今天不为后代子孙留下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对后代的犯罪。

编辑《纪事文集》的另一个目的是接续历史。100年来,由于社会的巨大变革,我们已经失去了大量的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再现历史过程在今天看来还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然而,还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散落于民间社会,需要我们去汇集和整理。《纪事文集》为汇集和整理这些历史信息提供了条件。相信有了《纪事文集》以后,校友们一定会踊跃撰述文章。这些文章可能记录了过去的重要事件,也可能记录了过去的日常琐事,但这些对于今天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因为这些资料会反映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特征,反映出四中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的过程,这对于今天乃至将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因为历史已经残缺,所以我们要加快修复,我们对它修复得越早,信息损失的就会越少。这是一种对四中历史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其实,校友的文章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忆,还具有另一个特殊的价值。因为校友离开学校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体会,学校教育之后的生活感悟必然会使他们从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来反思学校教育,这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当然,编辑《纪事文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教育的规律,促进教育的发展。如果认为教育是一门科学的话,这门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成长规律,研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对教育对象施加有效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研究必然要伴随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全过程。因此,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在时间维度上得到充分延展之后,人的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影响的效果才能真正清晰地呈现出来。显然,在这个漫长过程中,记录尽可能多的事实信息十分重要。这些事实信息能使我们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来理解和感悟教育的本质。

上述这些目的决定了《纪事文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当然,历史从来都是关于人的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思想与文化的记述。一篇具体的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个人分析问题的角度、观念、意识、立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因此,历史的陈述与评论常常是人的主观因素及社会主流价值影响后的产物。然而时间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无所不能,它会创造、侵蚀和改变一切。时间会使我们从平凡中发现价值,它可以使一个寻常物件具有超凡的价值,并通过它将一个久远以前的时代演绎给后人。同样,随着时间的延续,我们今天的一切也会成为后人的无价之宝。时间还会侵蚀掉一切事物的伪象,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一切细节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将一切美好和丑恶展现于世间。时间甚至会改变标准。它会改变甚至彻底颠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今天我们认为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东西,也许在明天看来会截然相反。历史的公平与公正也许就是这样来体现的。这一切都谕示着我们,相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我们是短暂而渺小的,任何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角度、观念、意识、立场、情感以及对价值的判断等等,其实都仅仅具有相对的意义。因此,今天人们分析问题的角度、观念、意识、立场、情感以及对价值的判断等等,都不应成为我们留存历史信息的障碍,也不应成为编辑《纪事文集》时对内容取舍的原则。我想,如果认同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就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历史,以热忱、公正、严谨、负责的态度为子孙留下更多的财富。

  

【注】:本文为作者200812月撰写的《北京四中纪事文集第一卷》的序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