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2025-01-24 07:55:47)
标签:

报道

军旅

新闻

铅字

报纸

分类: 岁月回眸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

——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这是我的第一篇见报稿,也是第一次将自己名字及所写文字变成报纸上的铅字,心中的激动的兴奋难以抑制。那是1986年,那时印刷报纸用得上铅字印刷技术(后来才有激光排照技术)。那时之所以看重铅字印刷,把报纸上的铅字看得很神圣,是因为发表文字作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那时在报纸上稿被称之“中稿”,犹如中大奖一般。

我刊登在《大连日报》上的这篇小稿,虽然只是个“豆腐块”“萝卜条”,短短几十个字,但依然是件神圣的事情,视之为人生的一大突破,瞅着这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几十个字,特别是以铅字形式出现在报纸上的“董聚山”三个字,不仅自个儿会乐上好几天,也会被别人高看一眼。一时间,俨然成了个“人物”。

这样的“豆腐块”“萝卜条”,在以后的岁月里时不时出现,比如《前进报》、《解放军报》、《火箭兵报》、《人民日报》、《文汇报》、《科技日报》、《城市时报》、《吉林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机械报》等大大小小的报纸,都登过我如此的“大作”。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其实,在我走上新闻报道这条路之前,自己名字、文字也有变成铅字的时候,不过不是在正规报刊上,顶多算是校报校刊,即1984年在青州上军校时的投稿并发表,还有自己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消息,特将之存留下来。(董聚山)弥足珍贵的“豆腐块”——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