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老已乘黄鹤去,英雄战歌唱不休
(2023-07-28 13:35:15)
标签:
抗美援朝麻扶摇战歌志愿军追忆 |
分类: 岁月回眸 |
麻老已乘黄鹤去,英雄战歌唱不休
今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以多种形式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我国政府还应邀派高级别代表团访问朝鲜并出席相关纪念活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回望那场用无数鲜活生命拼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伟大胜利,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耳畔响起了那首铿锵激昂的英雄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此时此刻,我更加怀念麻扶摇老人,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如果他还在世该有多好,身材魁梧的他,一定还会将腰板挺直,脸上也会泛起晚霞般红光。可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在走完他92岁的传奇人生之后,已于2019年1月离开我们,留给后人不尽的思念。
20多年前的一个初秋时节,我与一位新华社记者同行,驱车从北京来到保定某干休所,专程采访麻扶摇老人。当我们叩开了麻老的家门,走进他家的客厅,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它挂在客厅的正中位置,已经发黄的宣纸上字迹苍劲有力,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出兵入侵朝鲜,并很快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刚沐浴和平阳光的中国人民,头顶又密布起战争的阴霾。“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面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决策,志愿军将士们群情激昂,义愤填膺,纷纷写下请战书,有的用血书来表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此时,麻扶摇就在志愿军炮兵某团五连任指导员。指战员们出征前昂扬的斗志,使他产生了写作的激情和冲动。部队出征前的一天晚上,他急不可待地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一首出征诗:
“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进行了宣读。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全连指导员的共同心声。在团誓师大会上,团首长宣读了师党委的战斗动员后,麻扶摇代表五连登台宣读了出征誓词。大会之后,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当时,五连有一位文化教员为这首诗谱了曲,并在全连教唱。1950年10底的一天,他们连就是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
麻老说,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只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后来,他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部队 都唱着这同一首歌走上了战场。开始,他有些不解,一直到1953年他才知道自己写的这首诗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原来,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前夕,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麻扶摇所在部队采访时,在连队黑板报上发现了这首诗。第一次战役后,陈伯坚把这首诗引用到了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开头部分,并作了个别修改: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当时,陈伯坚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只是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这篇通讯,将这首诗醒目地排在标题下面,引起国内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共鸣。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读了这首诗后赞不绝口,很快就谱出了曲。同时,他接受了当时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同志的建议,把“打败美帝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国野心狼”。不久,这首歌以“打败美国野心狼”为歌名,署名为: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先后在《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半月刊上发表。歌曲发表后,周巍峙一直觉得歌名不够理想。恰在这时,他看到《民主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题刊载了这首歌,连连称赞战歌一词用得好,就将这首歌曲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此,这首歌便回荡在朝鲜战场,响彻在神州大地。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唱着这首歌,爱国青年加入了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行列;唱着这首歌,学生小孩把自己买糖果的零花钱捐献给了国家;唱着这首歌,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唱着这首歌,从工人到农民、从城镇到乡村,处处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
而麻扶摇作为歌词作者浮出水面,为大家所知晓,则源于战歌的一次获奖。1953年,在全国开展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一万多首参赛歌曲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一等奖。为了给作者颁奖,有关部门几经周折,终于从志愿军炮兵某团寻到了他。此后,各种报刊登载这首歌曲时,词作者一律改署为麻扶摇。
对此,麻老真诚地对笔者说,这首歌不应该属于我个人的私有“财富”,它应该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民族。
1987年,麻扶摇从第二炮兵(现火箭军)副军职领导岗位上离休后,依然活跃在社会大舞台上,经常到部队、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传统报告,经常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还参加了全国老年人合唱团比赛等活动,夕阳依然灿烂……
斯人已去,战歌长存。麻扶摇一生虽然只写了一首歌,却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高唱这首歌,能够更好地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状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