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正青春
(2023-07-04 14:09:30)
标签:
百年大党复兴建党精神青春 |
分类: 时事评论 |
百年大党正青春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
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是什么力量撕开黑暗,照亮了寻找真理的道路?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到筑就共和国“太空长城”,又是什么力量无坚不摧,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102周年华诞之际,香山革命纪念馆举办的“永葆青春活力”专题展吸引了很多公众目光。通过观看,大家更加深切体会到:我们党之所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于其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格;之所以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依然风华正茂、生机勃发,在于其坚守初心、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回溯党的百余年光辉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到经历血与火的锤炼,从解放全中国到实现民富国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其千秋伟业彪炳史册。尤其难得可贵的是,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赢得了保持同人民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发展壮大、永葆青春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共产党,就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血与肉凝成的奋斗史,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拼搏向上的“时间连缀”。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短短32个字,精准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其万丈光芒映照下,一个个鲜活生命仿佛穿越于历史时空,飘游于云端之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他们中,有站在绞刑台上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的李大钊,有身陷囹圄描绘“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大油田”的王进喜,有“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有“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黄旭华,有“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的黄大年,有“为稻粱谋,为民生计”的袁隆平,有“深藏功名,奉献一生”的张富清……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怀信仰,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汇聚起万众同心的磅礴力量,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科学回答“四个之问”,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宏大课题。
在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特别步入新时代的十余年间,正是因为我们党从理论的维度和实践的伟力,强调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要求,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使之与人类社会共命运;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使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使之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使得马克思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也使得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眺望前行路,壮志凌云,激情满怀。只要我们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乃“国之大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党的红色血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