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跑赢病毒”,我们别无选择
最近北京疫情爆发,让人颇感无奈,嗟叹世事无常、生活不易。特别是在朝阳区、房山区等疫情重点区域,实现全区居家办公,更是让不少人欲哭无泪。要知道,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还好些,不管在哪儿办公,或者说能否照常上班,薪水照发,生活终归有保障。可是对于一些私企员工来说,绝大多数人窝在家里等于没有工作,赖以生存的收入自然也就锐减甚至为零,这日子够难熬的,你说心情好得了吗?没办法,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疫情之下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前两天,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其中讲到,目前全球疫情仍处在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到严重影响。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类似的评论文章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尤其是人民日报向来以讲“大道理”著称,此时不讲更待何时?过去我们常讲“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大道理”要管住“小道理”。意思是说,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必须考虑它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城一池,必须考虑它对全局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能因为个人的、地方的、部门的“小道理”而破坏国家的“大道理”。大疫当前,笔者觉得人民日报所讲的“大道理”越听越有道理。相反,那些自以为是的“小道理”分明是在蛊惑人心、祸国殃民。
就新冠疫情防控来说,我们决不能为了眼前需要或个体利益,就拿14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开玩笑。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了一个数字:在2020年、2021年两年间,全球与新冠疫情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约为1490万。且看美国,如此强大富有的发达国家,因新冠病毒已经死亡了100万人。要知道,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医疗资源远不如美国,如果我们不坚持动态清零,而是也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存”,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细思极恐啊!
坦率地讲,本轮疫情的新冠病毒不好对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穿透力超常,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可是,面对来势汹汹、席卷全球的疫情,除了跑赢病毒,我们别无选择。疫情防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我们越是要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誓与病毒斗争到底。一旦丧失斗志,幻想“躺赢”,或者说不管“防”只管“治”,势必会“一篙松劲退千寻”,防疫成果毁于一旦,步那些“失败国”的后尘。
事践证明,正是由于我们采取了严防死守、以快制快的非常之举,以“捞干筛净”的精准精细精密进行“动态清零”,才经受住了一次次严峻的疫情大考。比如说,深圳市经历了一周的“漫生活”后实现了社会面的动态清零,深圳速度加快“返场”;上海市疫情出现“惊涛骇浪”,近期持续趋稳,每日新增感染人数持续下降;吉林省疫情处于扫尾阶段,隔离点和封控区以外的风险已经基本控制;北京市疫情通过大规模的核酸筛查和全方位的密接排查管控,已基本遏制住了疫情扩散。
以中国之大和病毒之狡诈、凶险,不排除明天、后天,还会有什么地方突然疫情暴发。但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早抓小抓基础,以分秒必争的行动与病毒赛跑,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就一定能筑起牢固的安全屏障,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并最终取得胜利。(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