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京冬奥精神在战“疫”中熠熠闪光
这些天,我总是把北京冬奥精神同当下的疫情防控形势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吉林、上海等地相继出现了疫情暴发,或者说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处于高位流行,防控形势骤然吃紧。另一方面是因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有人鼓噪起“躺平”等消极言论,说什么疫情不过是“大号流感”、“防疫过度”了、应该“与病毒共存”,等等。
首先,我们应该纠正错误的糊涂的认识——
专家们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新冠肺炎绝非“大号流感”,绝不能掉以轻心。坦率地讲,随着疫苗接种比例提高,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致病性不及其他毒株强,感染者的临床严重性、病死率确有下降,但对其后果性危害尚有很多问号。更重要的是,天晓得哪天又会冒出什么新的变异毒株来,对人类的杀伤力又有多大?一旦怎么样,后果又如何,都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更何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便是非常小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乘以14亿多的人口基数,就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后果不堪设想。对此,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尽锐出战,绝不“躺平”。
其次,“动态清零”是被反复验证的最佳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流行了两三年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由于在抗疫上始终抱以消极态度,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目前已累计确诊8000多万例,死亡人数突破100万例,且这种恐怖的数字还在飙升。
还有包括欧洲在内的不少国家,也是因为在防疫上出现“宽松软”,战“疫”严重失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弄得社会混乱、经济下滑、民怨沸腾,恐怕早就为选择“躺平”、走所谓“群体免疫”路线而悔恨交加。
而我国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过程中,虽然有些“磨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是在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用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阻击局部疫情反弹,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且还确保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全球领先。因此,疫情越是吃紧,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全面准确坚持“动态清零”。
三是,从北京冬奥精神中汲取强大战“疫”力量——
北京冬奥精神概括为20个字: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我们在学习北京冬奥精神时,一方面要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做好闭环管理,精准精细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如有的外国运动员所评价:“如果疫情应对也有金牌,中国应该得到一枚!”另一方面要将北京冬奥精神发扬光大,使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启示、从中受益,尤其是从中汲取到强大的战“疫”力量。
比如说“胸怀全局”,无论团体、组织,还是家庭、个人,都要时刻牢记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进一步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争分夺秒跑在病毒前面,在疫情防控上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
比如说“迎难而上”,面对传染性更强、传播更加复杂而隐匿、防控难度加大等疫情变化,我们必须要以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迎难而上勇夺战“疫”金牌。
再比如“共创未来”,就像上海战“疫”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国各地无数的“他们”逆疫而行,爱心集结,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共同迎接抗击疫情的胜利曙光。(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