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双减”纾解焦虑,以“轮岗”激发活水

(2021-09-01 09:30:0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以“双减”纾解焦虑,以“轮岗”激发活水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等等。这些规定,与中办和国办最近出台的“双减”政策),可谓殊途同归,目的就是为学生和家长减负,还教育以本应有的样子。

     这些年来,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一直不断。一方面,学生们被“题山题海”压得喘不气来,每天不熬到深夜别想睡觉,致使众多孩子早早成为“小眼镜”;更有学校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弄得家长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课外培训机构越办越红火,他们以“超标超前”的课外补习方式,不仅将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填得满满当当,扼杀其快乐童年,增加其厌学情绪,而且每年数万、数十万元的补课费用,令很多家庭经济压力陡增,难以承受之重。

    新的学期,我们欣喜地看到,“双减”工作终于落地了,这是送给学生和家长最好的“开学礼”。概括起来24个字: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教育部还强调,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等,直接回应了学生和家长关切的“槽点”和“堵点”。可以说,如此“双减”,“减”到了根本上,“减”到了要害处,“减”掉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块心病。

    如果说“双减”政策,以及学校编班、考试管理之规定,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素质教育,那么学校干部教师轮岗制度,则直接关乎资源共享、教育公平问题,也是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

    毫无疑问,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而言,“名校名师”的诱惑力太大了,对此抱有心心念念的执着。孩子们也无不渴望上一个好学校、遇到好老师,让梦想照亮现实。这些都无可厚非。可是,学校教学水平有高下之分,包括师资力量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毕竟有限,由此带来的“择校热”持续升温,直到将“学区房”哄抬为“天价房”,最终让大多数家长、学生感到焦虑和挫败,甚至一蹶不振。

    正是基于这一客观现实,作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9个全国试点地区之一的北京市,从校内校外双向发力,以一系列实招硬招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而且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等客观情况,将“均衡化”作为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打破教师流动的壁垒,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目前,全市已安排两千多名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并且必将激发教师成长的一池活水。

     笔者相信,随着“双减”工作的持续发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全面铺开,加之北京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东城、西城、海淀三区,均已执行了严厉的多校划片政策(即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名牌、重点中小学对名师的“垄断”现象必将成为过去,义务教育资源会日益均衡化,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