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果”成为全球战“疫”利器
这些天,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疯狂蔓延,使很多国家陷入回天乏术、芨芨可危的境地。在如此重大的公共危机面前,中国的科研机构、企业担当重任,“北京成果”大大地派上了用场,从病毒诊断、筛查、算力算法,到防疫器械药品,这些战“疫”利器,被源源不断地输送海外,成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然,对付凶猛暴戾的新冠病毒,仅凭一身蛮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独特的战法和精良的武器。就拿影像检查来说,此乃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一位患者需要拍摄300多层画面,医生肉眼观察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高强度工作还会影响准确率。由数坤(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肺炎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设备,就像一位“AI助手”,它已经“学习”过超过10万份病例CT图像,可以在10秒钟测量完病变部分的分布、形态、密度等,还能同时处理多个病例,帮助医生精准诊断。“AI助手”已在武汉、北京等多地经历过实战的检验,其精准的识别率令人惊叹。目前,该公司新研发这套系统正在驰援日本等国家,服务当地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
不仅仅是数坤科技,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经获得欧盟CE准入认证,并先后在意大利等国部署应用,帮助当地提升诊治能力。目前,北京全力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快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全面支撑科技“战疫”。
病毒无国界,需要人们携起手来,共同抗击。为此,北京市全力推动开放AI算力、算法首次大规模应用到病毒类传染病的研究和应用中,在病毒基因测序、蛋白筛选等多个方向极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和应用投放的速度。目前,百度公司已面向各基因检测机构、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学研究中心免费开放其线性时间算法,以及RNA结构预测网站,并致力于定制包括算力、算法和病毒数据库在内的一整套的病毒分析和研究平台,助力科研人员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研发疫苗及药物。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技术团队第一时间研发了针对个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评估系统,可智能化地分析个人感染风险,多语种平台助多国居民自测健康和获取就医建议。该系统上线一个多月来,使用者已达一千多万人。北京市还助力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开展“老药新用”药物筛查,支持该中心与清华大学一同对外免费开放药物研发平台和数据资源,实行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以聚合更多的力量,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为使科技企业摆脱疫情干扰,北京出台9大措施,助力本市医药企业复工复产,对于防疫用医疗器械和防疫用药品实施应急审批,加快落地和产品上市。就拿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设备呼吸机来说,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呼吸机需求量急剧攀升,我国企业接到的海外订单远超日常产能。为此,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坚决克服疫情暴发后出现的物流、供应链断裂等困难,从组装、调试,到质检、打包、交付运输,悉数到岗的工人三班倒,生产车间24小时连轴转,争分夺秒生产“救命机”,源源不断地驰援俄罗斯、蒙古、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仅北京中关村就有2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到检测试剂、疫苗、药物等研发生产工作中。这些企业发挥中关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推出的AI诊疗、智慧测温、消毒和配送机器人、智慧医院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抗疫一线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受到全球很多个国家的青睐。(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