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清明节,该以什么方式祭祀先人?

(2020-04-03 07:54:12)
标签:

杂谈

这个清明节,该以什么方式祭祀先人?
   转眼又到清明节,最近网友们围绕“祭扫”这个话题谈了很多,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心祭”胜于“形祭”。对此,我颇以为然,深表赞同。
    清明,春和景明、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也是慎终追远、祭祀先人、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从习俗上讲,清明节是有很强仪式感的,最直观的画面就是给上坟扫墓、烧点纸钱、摆些供品,并虔诚地作揖跪拜等。这种仪式感说到底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对滋养人的精神、情怀,引导大家孝亲感恩、珍爱生命,大有裨益。
   然而,2020年的这个春天,由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让社会生活发生了超乎想象的重大改变,对于戴口罩、一米线、非接触消费、居家隔离等不正常现象,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清明节自然也不能例外,为了应对清明祭祀可能引发的高密度聚集、在范围流动,国家民政部等部门在大力推广非现场的祭扫方式,包括“云祭扫”、家庭追思、开展公益性的代祭服务等。国内许多省市都提前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在有效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实行预约限流祭扫,暂停群体性聚集性祭扫活动,号召大家通过网络、广播等平台开展“云祭扫”活动。这意味着,往年清明节前后路上人流、车流量暴增,陵园、公墓等祭祀场所人头攒动的情形将不复存在。是呵,新冠病毒的凶狠暴戾,不得不使得我们对先人表达情感、对逝世寄托哀思的方式发生大的改变。
    其实,除疫情原因外,倡导清爽简约、绿色环保的清明祭扫之风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是因为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铺张浪费之风愈演愈烈,迷信、低俗的东西沉渣泛起,如“豪车”“别墅”“麻将”“小姐”等雷人祭品,让逝者“享受”到超级待遇。岂不知浪费可是宝贵的资源,破坏的是自然环境,污染的是社会风气。更因清明节上坟燃放鞭炮、烧纸钱而导致火灾事故频发,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
    今年清明节,尽管中央和地方未雨绸缪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管上坟的“正日子”(4月4日,周六)还未到,但火灾的警报已经在全国各地拉响了。特别是发生四川凉山州大营农场的森林火灾,19名扑火队员不幸牺牲。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在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牺牲了27名消防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教训沉痛啊!从目前看,火灾原因虽说还不能算在清明祭扫的账上,但在这个气候干燥的季节上坟烧纸,危险性是明摆着的,发生火灾的概率非常高,这方面的案例成千上万。就在我写作此文时,倚窗眺望,猛然发现远处浓烟滚滚,非常吓人。原来,距离我家不远的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发生火灾了,所幸抢救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起火原因尚不明确。北京市随即发布了森林火灾橙色预警。请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要在林区抽烟、野炊,不要在林内烧纸、上香。
    古人云:“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说到底,清明祭扫是为了祭奠祖先、缅怀亲人、弘扬孝道、教育后代。对于健在的老人,给予悉心体贴地照料,使其生活无忧、精神充实、心情愉悦、颐养天年,应该才是对孝道的最好传承。至于在老人百年之后,祭奠的“真诚度”则与物质薄厚无关,主要在于精神层面。换句话说,清明祭扫不在形式而在于心,不在“人到”“礼到”而在“心到”“意到”。通过追忆先人的故事,感怀先人的品德,铭记先人的遗训,传承先人的精神,培养家庭、家族的善行厚德,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推动者,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是清明节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所在。(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