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从东方来,凤凰展翅飞

(2019-07-03 08:23: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风从东方来,凤凰展翅飞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8岁华诞之际,历经45个月高强度建设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频频传来捷报:“凤凰展翅”——新机场航站楼拔地而起,亮出灿烂夺目新国门;“凤凰之眼”——新机场西塔台竣工交用,将全力保障9月正式开航;拥有“三纵一横”跑道 的新机场飞行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成为国内首个“全向型”跑道构型飞行区;“新国门第一路”——新机场高速公路和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中段正式通车,标志着在新机场周边,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于一体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正在成型,不仅衔接起北京“双枢纽”,更将推动京津冀机场成长为世界机场群。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带给世界的惊喜和震撼实在太多了。就说被誉为“钢铁凤凰”的航站楼吧,一举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体量相当于首都机场1号、2号、3号航站楼之和,也是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航站楼。此外,新机场还拥有世界最大机场钢屋盖,重量超过3万吨,是大半个“鸟巢”钢结构的重量;其投影面积达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使用钢管数量达6.4万根之多,总长度近500公里,可以绕北京五环路5圈。新机场航站楼还是世界首个“双进双出”的航站楼,即有两个到达层、两个出发层。航站楼采用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构型,这种构型可谓一箭双雕,不仅停机位大增,而且步行距离短,安检到登机最远600米,能有效保障不同类型的旅客快捷进出港,其最短中转衔接时间位于世界前列,国内转国内30分钟,国际转国际45分钟,国内转国际60分钟。
    五条指廊无疑是北京新机场的“点睛之笔”。据悉,每条指廊的端头都设置了露天的“空中花园”,分别被命名“丝园”“茶园”“瓷园”“田园”“中国园”。可以想象,待正式开航时,这里的环境一定会美的不要不要的。
    在航站楼下方,高铁、城际铁路等多种轨道交通南北穿梭,施工难度之高创下中国之最。等到9月底,这座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将正式投用,成为支撑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
    新机场航站楼不仅有着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外观,其内部结构、功能更是了不得。航站楼设计融入了知名的“扎哈曲线”,在同体量的建筑中,如此灵动飞扬、富有诗意的设计可以说是开了先河,其视觉冲击和综合效应令世界瞩目。比如说,在航站楼顶端形成一个800平方米左右的椭形天窗,在中间的商业区域诞生了“阳光峡谷”——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如同一条光的瀑布,给人以开敞、通透、流动之感。
    此外,在航站楼核心区一共安装了4.5万套灯具,里面都有一个芯片,灯光是根据自然光线强度和时间自控调节的,能大幅降低能耗。这里的空调系统全部安装除PM2.5装置、静电除尘装置、高压微雾加湿装置等,能确保航站楼里的空气清新。更为神奇的是,在到达层和出发层安装有1.5万平方米冷辐射吊顶空调系统,这一系统不再沿用过去的出风口,而是只靠吊项上的辐射板就能“散发”出宜人的自然风。“知冷知热”的新设备在降低传输能耗的同时,也省出网管安装空间,每层高度平均增加30厘米以上,使航站楼内更加开阔敞亮。据悉,该航站楼已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和节能建筑三A级设计认证,全场建筑100%满足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设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构型,在国内尚属首次。其好处是能减少飞机空中运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新机场投运后,其航线网络将覆盖国内各主要城市,以及巴黎、阿姆斯特丹、底特律、西雅图、首尔等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和点对点市场,并为“一带一路”带来更多的通航点。
    按照规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在2021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而首都国际机场将在2020年至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两座机场均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随着“新国门”开启,北京即将“飞”入双枢纽时代。(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