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位代表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真挚的情感,作了一场感人至深、摧人奋进的报告,现场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出席报告会并会见优秀群体代表,向榜样们的奉献和奋斗精神表示崇高敬意。他号召广大市民像北京榜样那样,以“凡人善举”引领新时代的文明风尚,用自己的勤劳奉献建设美好家园,凝聚新时代建设首都的强大力量。
今年二月,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50名年榜人物“时代楷模”称号,在神州大地激涌起澎湃春潮。
在我的印象中,如此高规格地一次表彰一个地方的这么多模范人物,好像还是头一回。这是中央对北京榜样这一优秀群体的至高礼赞,也是对崇德向善之精神追求的大力弘扬,为的是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让“我榜样我行动”的美好风尚在京华大地成为燎原之势。
“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这生活因你淡妆清香,这古都因你浓墨飞扬……北京榜样,平凡中力量;北京榜样,就在我们身旁……”一首《北京榜样》唱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北京榜样,彰显道德的温暖和精神的力量。这些榜样之所以“接地气”、“可学性强”,正是源自“凡人善举”四个字。“北京榜样”评选最初始于“平凡的榜样”评选,从2014年开始,北京全市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26万人,进入市级榜样库的先进人物近万人,获得“北京榜样”周榜、月榜和年榜荣誉者逾600人。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基础之深厚,感召力之强,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在这个优秀群体里,有科学家、企业家、教授、大国工匠等高端人才,如火箭“心外科医生”高凤林、高铁“领跑者”贾利民、荒漠“锹王”廖理纯、“我不是药神,但我想把药做神了”青年科学家程刚,志在“让百姓用得起高端药”的谢良志,等等,但在这个熠熠闪光的群体中,更多的是你我身边的平凡之人,其中农民、公交司机、环卫职工、建筑工人等普通百姓占了九成以上。正因为平凡,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学、学得来,“北京榜样”才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让大家都想张开双臂去拥抱他们,潜移默化于他们的善举和美德,努力做一个乐于奉献、温暖社会的人。
被誉为“宏志妈妈”的孙晓兰,倾心资助寒门学子20年,不仅为贫困学生送去物质帮助,更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以其慈母般的爱改写了近千名青年的未来。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一名机关干部,王晓旌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竟成了大家传颂的优秀事迹,被街坊邻居推荐为“北京榜样”,并荣膺“时代楷模”称号。对丈夫与前妻的儿子,她视如已出;为让孩子出国深造,她卖掉自己的婚前房产。她孝老爱亲,长年照顾丈夫病逝前妻的母亲和继父、高龄的公婆、多病的父母,让6位老人安度晚年。
殷金凤,呼北社区党委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9年,总是想尽办法解决居民的各种困难,从小区停车问题、自行车棚改造,到引入便捷便民的综合服务中心,她干的好事善事排忧解难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人称“解难书记”。
“小巷管家”梁萍,退休不褪色,潜心扮靓美好家园,对管辖的155米长的小巷,3幢居民楼,大事小情她都“门儿清”,连光污染的问题都能协调解决。日复一日的巡查、操劳,尽心竭力地擦亮街区底色,浓缩了一位“老北京”对都市家园的深情大爱。
年逾花甲的贺玉凤只是京郊的一位村妇,“看到自己小时候经常游泳、抓鱼摸虾的妫河,变得越来越脏,心里特别难受”。为了让妫河恢复清清爽爽的样子,她在河岸捡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一捡就是20多年,光是矿泉水瓶就捡到三四十万个,人称“环保奶奶”。她还组建“夕阳传递”环保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妫水河两岸、周围景区、冬奥会赛场等地开展志愿环保活动。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因意外失去双臂的女孩夏虹,通过自学考上大学,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三枚金牌,苦练传统技艺成为剪纸艺术家,在北京APEC会场为各国元首夫人展示用脚剪纸的绝活……凭着永不放弃、自强自立的奋斗,她为自己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
这些榜样故事虽然都出自“小人物”,但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善积成大德,温暖一座城,闪亮新时代。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人们对美好的精神向往,能够触动心灵,激发出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仿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们天天路过的大街小巷,在夜夜行走的胡同深处,到处都有“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和“丰台劝导队”的身影。我想,这正是我们推举榜样、歌颂楷模的初心所在。
让我们不断擦亮“北京榜样”“时代楷模”的品牌,躬身力行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