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圆明园美景如画游人如织
2019年6月8日,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一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全园免费开放,包括西洋楼遗址景区,恰逢端午小长假,这一昔日的皇家园林美景如画、游人如织。
西洋楼遗址,为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如今只剩下西洋建筑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整座西洋楼被焚毁。1977年至1992年间,西洋楼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
在圆明园遗址一角,竖立着一个外国人的半身塑像。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其代表作品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大奇迹叫圆明园。”1861年,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中写道:“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样,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办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他还愤怒地谴责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他们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董聚山
摄并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