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来风,政务服务可以如此创新
以前咱不懂得啥叫“区块链”,总以为那是一种很玄奥、很前沿的科技,非吾等这些摆弄文字之人所能搞懂。日前随“优化营商环境看北京”采风团来到海淀,才算真正见识了“区块链”。通俗地讲,“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借助一个应用平台,对各种行政审批办理环节进行“合并同类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你注册企业也好,不动产登记也罢,毋须再提供那么多能证明自己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因为你的诸多信息已经在办理身份证、婚姻登记、医疗保险等诸事项中留有存底了,只不过存储在不同部门的系统里。区块链可以打破这些技术壁垒,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可别小看区块链技术,对百姓而言,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我的一位朋友,以前办过理过一次房产登记事宜,那个折腾呀,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今天要这证明”“明天要那材料”,没完没了的,处处遇到坎,前后跑了几个月时间才算搞定。可如今在海淀,人家办理房产登记,享受的是“一站式服务”,很多环节只须动动手指头就OK了,可谓“轻松加愉快”,“秒办”一词或许就是从中衍生而来的,你说这世界有多奇妙!
走进海淀区政务服务大厅,你就会懂得,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点燃政务服务升级“新引擎”,公众办理房屋交易、税务征收、不动产登记等事项,能够享受“一网、一门、一次”式快捷服务,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智慧高效。企业登记注册则通过智能化高科技手段,提供“网上办、自助办、零见面”的服务模式,全流程优化升级办理程序,其中包括:依托“e窗通”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一天办,“人脸识别”技术推动领照查档“秒办”,“AI+寄递”服务模式助推全流程服务“零见面”,等等。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实现业务“全覆盖”,在存量房转移登记、新建商品房等12大类41个服务事项中,不仅达到了受理“零排队”、窗口“零闲置”、服务“零差别”,而且往往通过“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只进“一门”,即可麻溜地办妥。在企业注销上,对于守信企业也能提供“零见面”“即报即批”式服务,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生的容易,死的方便”。
说到智能服务,我很想夸夸“小海”。“小海”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而是一款有着美女形象的机器人,她“就职”于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登记注册大厅。如果你有什么服务事项,比如说咨询注册登记相关事项、变更公司注册地址等,你尽管找“小海”好了,一般情况下她都能给出满意答复,即便有的方面她不是太懂,也会亲切地告诉你应该去问谁。利用三维虚拟人像技术形成的3D动画形象“小海”,可在沟通过程中展现拟人化的情绪、口型等功能,同时配备了人像捕捉、动作捕捉、语音获取、声音播报等技术,能够根据业务及场景需求,依靠强大的知识库与申请人进行智能且专业的交互。据悉,除了大厅虚拟人像机器人、语音客服机器人,该中心网页端及微信端客服机器人也正在积极建设中,力求为申请人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
在点赞优化营商环境“海淀模式”的同时,对有些政府部门的网上办公情况也提点建议。就拿公务出差来说,可能就涉及到两张车票的报销问题,但所走的流程却非常繁琐,又是纸上请示报告,又是网上审批核定,且往往由于人员素养、技术缺陷等方面的原因,被卡在每一个“点”上,把申请人折腾得够戗,既耽搁功夫,又影响心情。为此,建议政府网上办公也能借鉴“海淀模式”,以提高效率为驱动,进一步完善智能化手段,力求达到“秒批”“秒办”。(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