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面升级

(2019-01-08 11:4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北京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面升级
    一枝一叶总关情,小窗口展现大作为。新年伊始,位于六里桥的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又有了新变化,“综合窗口”取代了过去的“部门窗口”,市民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即可。如果材料齐全,能够当场做出受理决定的,市民当场就会拿到结果。这让不少市民群众喜出望外,纷纷点赞,称“一窗通办”为便民高效之举。
    早在2017年9月,北京市便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推出了26项改革措施和136条政策清单,系统部署改革任务,使得一项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北京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方面持续发力。去年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过程不必赘述,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去年3月18日,北京市精准制定了“9N”系列政策措施,其最大特点是,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从“我要怎么办”转向“企业和群众要我怎么办”。于是乎,一幕幕引人注目的场景出现并成为常态。开办企业“一窗受理”,施工许可审批“多规合一”,房屋过户“最多跑一次”,低压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并且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从“面对面”到“键对键”,力求简明、便捷最大化。尤其是企业开办跑出“加速度”,办理环节由7个缩减至两个,办理时间从24天压减到5天;全市172个建设项目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平均用时3.8个工作日。而小微企业通过享受服务举措,全年可节省外电源投资12亿元。去年8月27日,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现场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结果,在22个试评价城市中,北京综合排名第一。
    去年底,北京对市级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了大规模压减,压减后的1100多项市级事项中,90%以上事务均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然而,虽然“只进一个门”方便了市民,但一门之内“部门摆摊”还是让群众有些为难。尽管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的窗口已经减少了近三分之一,也依然有130个左右,要迅速找到对应的窗口并不太容易,群众难免要花费不少时间,跑上不少腿。如果要一次去几个部门办事,就得重复排队、反复跑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民群众的诉求和需要就是改革的最大动力源。元旦过后第一天,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就正式启动了,新的受理模式是: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简称为“一窗式综合受理”。市民只须进“一门”找“一窗”,近千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都可以一次搞定。与此同时,各审批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本部门进驻市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审批授权力度,力争让越来越多的事项在政务服务大厅内实现咨询、受理、审批等“一站式”办理。
    “一窗通办”可谓一举多得。原先,部门之间因业务不均衡,有的窗口忙,有的窗口闲,有的到了即办,有的要排长队。这让部门工作人员“苦乐不均”,造成部分资源闲置浪费,从总体上影响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也让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一窗通办”显然让政务服务中心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原来各审批部门的窗口人员不再承担窗口值守工作,可以在后台专心于审批工作,后台审批力量得到强化,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另一方面,一窗综合受理可以汇聚不同事项的关联信息,为推进信息共享和资料复用提供了条件,增强了办事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毫无疑问,变“部门摆摊”为“一窗通办”,乃政务服务改革的一大深化。
    优化营商环境,升级政务服务,离不开党政“一把手”亲力亲为,带头推动。去年,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等领导同志多次走访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企业等,听意见、问需求,发现问题,抓好落实,并亲自送上“服务包”,确定“服务管家”,“一对一”地为企业做好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市领导还率领十六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展开拉练式检查,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新年首个工作日,蔡奇书记便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检查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了解窗口职能,询问群众办事方不方便,还有什么意见?当听到办事群众讲“现在比以前更加方便顺畅”时,他露出欣慰的笑容,并叮嘱窗口一线工作人员:“一定不让办事群众多跑一趟”。
    是呵,服务保障好首都功能,营造一流政务环境,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是这些党政大员们常念的“一本经”!(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