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一枝塔影认通州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康熙时期进士,官至浙江巡抚)游历通州时有感而发。诗中的“塔影”指的就是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俗称通州塔,自古就是通州的象征。
通州位于北京城正东,地处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北端,距天安门仅有20公里,乃“水陆之要会,畿铺之襟喉”。元、明、清时期为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是四方贡献、帝王南巡、漕运物资水路必经之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燃灯塔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内,北运河西畔,乃镇河之塔。此塔建于北周,历经唐、辽、元、明、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燃灯塔建成时,大运河尚未开凿,故有“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之说。相传,燃灯塔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该塔系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高53米,十三层密檐式宝心塔,塔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式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精细。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
“一枝塔影认通州”。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通州崛起,未来的通州将建成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的“千年之城”。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燃灯佛舍利塔永远是通州不变的地标性建筑!
(董聚山
摄并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