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回通州,满眼都是“想不到”
今年国庆小长假,岳父岳母来北京小住。北京是我的新家,一转眼落户京城快20年了。好几年没来北京的岳父,这次进京有个心愿,那就是到通州的老部队住址看一看。忆往昔峥嵘岁月,从1965年初到1969年底,他曾在那里战斗生活了5个春秋。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从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变成了70多岁的老者。当年的营区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图:通惠河岸边,巍然屹立的燃灯塔)
人在京城,去通州又有何难?如今北京的交通四通八达,乘地铁前往还不是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可转念一想,毕竟时隔近50年时光,他当年所在的部队属于北京军区某工程兵部队,曾担负首都战备工程施工任务,待工程竣工后,部队便随之解散了,人员划归陆军63军,开赴山西了,直到1978年岳父才从山西原平转业回乡。
人非物亦非,上哪儿寻找当年的营区呢?就在一家人犯难之际,我的脑海里跳出一个诗句来,“一枝塔影认通州”。对了,通州不是有座古塔吗?就在我说出“通州古塔”时,岳父眼睛一亮,马上告诉我们,当年部队就驻扎的古塔东侧,早上跑步出操还会绕着古塔和西海子公园转圈哩!嘿,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就好办了,说去就去。于是乎,我与妻儿、岳母陪着岳父开始了通州的寻访之旅,坐地铁8号线换乘地铁6号线到通州北关站下车,一出站口就望见巍峨古塔了。这意味着,岳父马上就可以回到他曾经生活战斗的地方了。看着岳父一脸兴奋,我们几位亲人也情绪高涨起来。走了不一会儿,便精准地定位并寻找到岳父所说的“老营区”,只是这里已经面目全非,俨然变成另外一个世界,当年的人和物全都没了踪影,只有南面的回民小街依稀可见当年的模样,却被林立的高楼和宽敞的街道包裹其中。而通州古塔呢,则一改当年的破败景象,被修缮一新,显得格外巍峨壮丽。借此机会,我们兴致勃勃地近距离观赏了一番。
说起通州塔,话就长了。“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康熙时期进士,官至浙江巡抚)游历通州时有感而发。诗中的“塔影”指的就是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俗称通州塔,自古就是通州的象征。
通州位于北京城正东,地处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北端,距天安门约有20公里,乃“水陆之要会,畿铺之襟喉”。元、明、清时期为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是四方贡献、帝王南巡、漕运物资水路必经之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燃灯塔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内,北运河西畔,乃镇河之塔。此塔建于北周,历经唐、辽、元、明、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燃灯塔建成时,大运河尚未开凿,故有“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之说。相传,燃灯塔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该塔系砖结构,平面八角形,高53米,十三层密檐式宝心塔,塔下部为高大的须弥座式基座,束腰部分雕刻精细。塔顶还有铜镜,也是至今古塔中发现最大者。
50年后故地重游,总算满足了岳父的多年心愿。不过让他略感失落的是,古老的通州鼓楼不见了,据说是在多年前的城市建设中被拆除了,这座鼓楼和燃灯塔一样,可是通州的著名人文景观和地标性建筑啊!我安慰他说,密云老城原先也有一座古老钟鼓楼,据说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炸毁了,前些年又重建了一座,只是没法在老城的原址上修建了,建在了潮河岸边,古色古香,很是壮观哩!说不定通州也会按照原来样子再建一座鼓楼。
当我谈起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时,岳父马上跟着兴奋起来。我说,北京市党政机关部门很快就要搬迁到通州城市副中心,我作为政府部门人员自然也在搬迁之列,大家都很期盼。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进行建设,其中包括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力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构建大尺度生态空间,依托多河富水生态底色,蓝绿交织,清心洗肺,营造自然怡人滨水环境,将城市副中心安放在森林环抱之中;深入挖掘和保护大运河底蕴,精心描绘古今同辉、人文荟萃的人文画卷;其中,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将于2020年正式通航,可以重走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水路,饱览两岸景色。未来,通州城市副中心,将和雄安新区一样“雄”起来,形成两翼齐飞的壮观景象。我还讲道,说不定以后咱们在通州还能有个新家呢,到时候你老到通州来住,体验一定非常美妙。岳父认真地听着,不时地颔首点头,脸上挂着微笑,且泛起了红光,显然此刻的他有了新的期待。
“一枝塔影认通州”。在我们乘车返回时,远远望见“北京第一高”中国尊大厦鹤立鸡群般矗立于帝都商务区。我想,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通州崛起,未来的通州必将建成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的“千年之城”,自然也少不了新的地标性建筑。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燃灯佛舍利塔永远是通州不变的文化符号,能使得我们记得住乡愁,找到回家的路。(董聚山)
上图:岳父岳母在燃灯塔前合影留念
上下图:那条回民小街依稀可见当年的模样
上图:背后的那片正在建设的商务区,就是岳父当年所在部队的营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