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除了皇宫御苑,还有三条文化带
说到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千年古都”。的确,北京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云集,人文景观荟萃。其中,北京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誉为”殿宇之海“。北京故宫金碧辉煌、庄严绚丽、气魄宏伟、无与伦比,被誉为世界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最新统计,故宫博物院文物收藏达186万余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
对于到过北京的人来讲,如果不去故宫长城看看,等于白来一趟。当然了,北京值得观赏的地方还有很多,仅与紫禁城相关联的景观就有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天坛、地坛等,每一处景观都值得洋洋洒洒地大书特书一番。不过,恕我在此不能一一尽述,本文重点介绍的是“三条文化带”,即北京正在重塑的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作为北京的地标性景观和历史文化符号,既可归属名胜景区部分,也位居“三条文化带”之列,我们不妨先从长城谈起。
长城文化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有三次大的长城修筑,分别为燕秦时期、北朝时期、明朝时期。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为抵御匈奴入侵而修建长城。如,燕国修筑了燕南长城、燕北长城,均为东西向,前者分布在今河北省的易县、徐水、新安、文安等境内。后者分布在今河北省的张家口、沽源、丰宁、围场等县市和内蒙古的多伦、赤峰、敖汉旗等旗县,以及辽宁省的阜新、抚顺、本溪等县市,全长约1000公里。秦统一六国后,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连接成真正的万里长城。第二次为南北朝长城。北朝时期,北齐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修筑新线长城,经行今北京地区,北周、隋唐时期曾不同程度的修缮利用过北齐长城。第三次为明朝长城,在长城修筑的规模、数量、技术等方面,都达到无与伦比的高度。当时,被明朝灭掉的元朝,其残余势力北上蒙古,得到了繁衍生息,复仇的能量与日俱增,而大明王朝呢,则需要休养生息。于是,明朝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建,形成了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也造就了后世一项非常宏伟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年,我们在北京看到的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慕田裕长城,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长城文化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被赋予为一种抵御外侮、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并见证了农牧民族的融合。长城的修筑不仅直到军事防御的作用,同时也有开彊拓土、文化经济对立与融通的功能,贸易往来成为长城文化带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今天,我们昂首阔步奋进在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里,何尝没有长城文化的滋养、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
再说大运河文化带。历史上的北京之所以被誉为“万古帝王之都”,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漕运的便利。绵延3500多里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前后共持续了1800年左右。京杭大运河乃北京城的文脉所在,北京通州作为大运河的北起点、五河交汇处,曾经是盛极了很多年的漕运码头。元明时代之所以建都北京,与南来北往的各种物资,包括吃的用的,经济和军事上的,都会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从而奠定了大运河作为国都经济命脉的基础。大运河不仅是供应国都供给的生命线,而且是北京文脉的重要地理标志。或者说,大运河对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决定了它作为古都文脉的历史地位。从江南到华北,大运河流域凝聚了底蕴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并由此成就了北京文化。今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之所以建在通州,自然与其地理位置的辐射效应有关,同时也沾了运河文化的光。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增强文化自信,重在对京杭大运河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弘扬。保护运河文化带,留住运河的根与魂,相当于为后人留住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包括精神的、物质的。特别是生态涵养区域的功能定位,赋予了运河文化更多生态环保的理念,必将在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中铸就新的历史辉煌。
接着聊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西山是对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最北段,居太行之首,“强形巨势,争奇拥翠”,被誉为“神京右臂”,拱卫着北京城。西山作为北京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信伴随着都城的发展而形成的深厚绵长的历史文脉。北京城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借西山之景、之势、之水。在北京新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扩充“西山文化带”的内涵,将永定河纳入进来,构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因为西山所在太行山脉也是永定河的发源地,为北京城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早在远古时期西山地区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震撼世界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证实了这片区域50万年以前已有人类活动,后成为古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西山堪称多元文化形态的精品展示区,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及圆明园和畅春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文化,以潭柘寺、八大处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文化,以曹雪芹、纳兰性德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永定河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还有以长辛店、香山双清别墅等革命史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就长眠在西山脚下的万安公墓。1949年,中共中央与毛泽东在进驻北平时最初的居住和办公地就在西山,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可以说,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既是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设新中国的起跑线,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堪称“一条带有鲜明红色基因的文化带”。(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