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警”之下,雾霾为何如此“任性”?

(2016-12-20 08:15: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红警”之下,雾霾为何如此“任性”?

    本月15日之前,北京还是蓝天丽日的好天气,红色预警却昭告: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霾来袭,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不出所料,雾霾果然气势汹汹地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竞相“沦陷”,截至20日晨,重度雾霾范围已扩大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湖北、安徽等17个省区市。部分地区PM2.5“爆表”,浓度峰值超过每立方米1000微克,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很多条高速路段被迫封闭。

   不过,让北京市民感到一丝欣慰的是,与以往的深陷“霾”笼相比,北京的这一场雾霾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重,除今天比较浓重外,在过去的三四天内,天空偶尔也会露出一点笑脸,很多市民还在犹豫是否应该戴口罩。这与本市上上下下同霾的奋力抗争分不开。据北京市环保局通报,从16日20时起本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除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外,全市1200余家企业停限产,其中燕山石化严格按照《空气重污染期间企业应急工作方案》,优化生产工序,限产30%,确保大气污染源排放稳定达标。据监测,此次“红警”让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降低30%左右,让北京本地产生的PM2.5降低了20%以上。与此同时,北京周边超过20个城市启动“红警”,部分城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并启动了包括工业企业限产等在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霾的“流窜”和“任性”。

   综观这场雾霾的成因主要有三:一是风弱偏暖等不利气象条件促使了霾的积聚与扩散;二是时值供暖季散煤燃烧量加大,助长了霾的“做大”;三是某些企业未落实减排要求,存在违法排放等问题。在这三者之中,后两条是基本可控的,第一条看似老天爷做主,我们无能为力,其实也是可控的。试想,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机动车辆在“任性”地排着超标的尾气;如果没有那么有散煤在燃烧,而是实施“煤改气”、散煤治理、煤炭清洁化利用等一系列手段;如果所有企业都能规规矩矩地按规定的标准排放;如果各种节能减排措施都能到位、每一个违法排放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及时受到惩处,那么即便气象条件再差,霾也没有多少生存空间。说到底,治理雾霾离不开“减煤、控车、调整工业”这三点,利用多种手段综合整治,不遗余力,不留死角,才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和行动。

   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尚停留在表面文章上,为了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可以置“心肺之患”于度外,非但平时阳奉阴违,有措施没落实,不拿环保当回事,而且在重霾袭来、应急警报“鸣响”之时,依然我行我素,监管部门与污染企业演“双簧”,对污染预警“响”而不“应”,对停限产要求视而不见。如此这般,雾霾岂会乖乖溜走,只会四处流窜。一个地方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使当地民众健康权益受到损害,而且祸及周边“邻居”,“罪莫大焉”!如果不依法严肃处理,该问责的问责,该法办的法办,联防联控的“防霾墙”就会形同虚设,且只会打击守法减排者的积极性。

   国内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治理雾霾没有特效药,“等风来”的惰性思维要不得,只有政府、企业、公民全方位参与,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并且以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联防联控,久久为功,才能遏制霾的生成。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不断降低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才是治本之策。愿这场罕见雾霾带给我们血色警示,逼迫我们寻找对策、务求实效,以壮士断腕之勇投入治霾战斗。(董聚山)

    此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头条(令人诧异的是,不知何因,大约两个小时后却被撤换,留下遗憾!)——

“红警”之下,雾霾为何如此“任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