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美丽中国重在绿色行动

(2015-06-10 07:33:01)
标签:

绿色

出行

行动

垃圾分类

短板

分类: 世相评说

建设美丽中国重在绿色行动

    美丽中国是个愿景,人人都希望早点圆梦。然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每一个人的绿色行动,你做到了吗?

    的确,我们在期盼鸟语花香、蓝天碧水的同时,既要问政府在环境建设和生态改善上有何作为,也要问问自个儿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刚刚过去,我国确定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北京则以“绿色生活,为美丽北京加油”为主题,旨在传播和弘扬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让每一位市民都投身于绿色行动之中。

    在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引领绿色发展,更需要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将绿色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之中。比如,购物时使用布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少乘电梯多爬楼,小件衣服用手洗,一水多用,出行尽量乘坐公共汽车,等等。这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却难得有人做到位。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了,便会有了一种积攒功德的成就感。就拿绿色出行来说,真的就那么难吗?出门便自驾或打车有那个必要吗?对此,我感触颇深。

    说起来我也有十几年驾龄了,但并不热衷于开车,反而觉得没车的日子真好。几年前,家里通过购车摇号拥有了一辆家庭轿车,当时别提有多美气了,但开了不到一个月,我便觉得这车买的纯属多余。平时出行,路途远时有公交,距离近时骑自行车,或干脆步行前往,正好补了身体锻炼这块“短板”。即便真有了急事,打个车便是了,相信一年半载也遇不上几回。于是乎,我一咬牙、一跺脚,就把好不容易摇上号的车给卖了。自从没了这车后,感觉一身轻松,再也不用为停车位着急上火了,再也不用为不慎闯红灯被罚款扣分,以及发生车辆刮蹭等交通事故而懊恼了,也省了养车这笔数目不小的费用了。更何况,如此一来,对自身健康有益,对疏解交通有益,对改善空气有益,何乐而不为?再想想如今的北京是个啥状况,整个城市都在被汽车蚕食着,胡同里、院落里、人行道上,到处都塞满了汽车,人都快没立足之地了,更是产生雾霾的罪魁祸首,如果再不倡导绿色出行并人人践行之,这个城市还宜居吗?我们生命健康又如何得以保障?

    谈到绿色生态环境,让感触颇深的还有生活垃圾问题。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了,这对垃圾后期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大有好处。可是,几年过去了,又有那个城市收到明显成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监督、处罚不到位。你看人家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再看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有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这些都是事实,也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完善法律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才能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不过,我也听到个别市民发表不可理喻的言论,说什么“我就不分类,怎么着?如果不让我把垃圾倒进小区垃圾箱,我半夜起来扔到大街上去。”这话听起来很让人无语,看来法律法规也不是万能的,道德素养则可以弥补法规的短板。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家园,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的生命健康,即便不为他人考虑,也应该为自个儿着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点德吧,不然的话岂不亏了自己枉做人一回。

    说一千道一万,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大家共同“起而行之”,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让绿色、低碳和节俭的生活方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