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限车治霾”成为北京“新常态”

(2015-02-01 07:23:27)
标签:

杂谈

限行

机动车

北京

王安顺

分类: 时事评论

“限车治霾”成为北京“新常态”

    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因写了一部长篇环保小说《霾来了》而火了,火的原因想必有公众“恐霾”之因素。加之小说比一些环保宣传册之类的东西耐看,所以大家都想先睹为快。

    廊坊市位于河北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之间,有着“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美誉。就空气质量而言,廊坊霾来了,北京一准儿会来;雾霾锁京的日子里,廊坊也肯定跑不掉。廊坊环保官员写“霾来了”,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刚刚闭幕的北京两会,雾霾问题不仅成为代表、委员议政的焦点,而且公众对霾的关注度超过任何一年。王安顺市长在作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实际下降4%,相较2014年提出下降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差了1%,说明北京去年大气防治未达目标。但从各项举措来看,北京治霾还是“蛮拼的”。诚如王安顺所说,北京确实很努力,但大气污染防治有滞后效应,一些减排治污效果要随后体现。其次,京津冀协同治理空气需要形成合力。据有关信息披露,除了本地污染,外来传输占污染总量的28%-36%,特殊气象条件下甚至高达50%。如果没有APEC期间多省市联合采取机动车限行和污染企业关停等措施,北京的空气质量还要大打折扣。2015年,北京PM2.5浓度下降的目标仍为5%,为此北京公布了年度大气治理工作清单,内容包括开征施工工地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城六区基本无燃煤锅炉,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动车限行措施。

    据权威研究显示,北京市全年的PM2.5来源中,本地排放占到64%-72%,其中31%以上来自机动车,其次是燃煤、工业、扬尘和餐饮,各占22.4%、18.1%、14.3%和14.1%。北京是“汽车大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60万辆,在汽车尾气成为北京“致霾无凶”的当下,控车减油理应首当其冲。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规范、引导市民少开车,无疑成为北京治霾的重头戏。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如出现持续严重污染情况,将实施企业停产、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措施。

    “当面对生命健康与汽车带来的便利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时,动议限号政策的初衷也是为了治霾治堵;当‘更快捷的交通’、‘更清新的空气’在短期内不可兼得,限行政策也许就是我们不得不承受的‘瘦身之痛’。”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如是说,他的话富有哲理,令人信服。王市长还表示,机动车限行必须“公车带头限行”。北京车改前的公车“最后疯狂”也该收敛收手了。

    机动车限行与治霾之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因果关系,是“新常态”下的必由之路。当然了,除了限行,大力发展公交、完善汽车限购政策、减免车辆税费、倡导骑自行车出行和步行等,都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当“少开车”成为共识、变为北京市民自觉行动后,霾自然也就不会“任性”下去了。(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