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北京环卫工

(2013-12-06 09:37:36)
标签:

杂谈

董聚山

于自家

代表

社会

分类: 世相评说

话说北京环卫工

    在北京丰台区大红门环卫所,有这样一位环卫工,年仅46岁,却看上去饱经苍桑,颇显老相,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大不少。1999年他从河南商丘来京务工,从垃圾清运工干起,风里来雨里去,累出一身毛病,一干就是十几年,连他的妻子、儿子也竞相加入环卫队伍之中。如今,儿子已结婚生子,而他也升任为干路班班长,手下有70多号人,但由于其身份为临时工,月薪也只有两千多块钱,比正式工差了一大截,在北京这样的高消费城市,只能当收入垫底的那个阶层。庆幸的是,环卫所领导念其劳苦功高,生活不易,想方设法为他腾出了一间半宿舍,解决了一家老小的住宿问题。平时他们吃食堂有补贴,在单位洗澡免费,生活成本降低不少。

    据丰台区环卫中心领导介绍,中心现有5300多名干部职工中,外来合同工占了70%以上,他们干的是道路清扫、公厕保洁、垃圾清运等最苦最累的活儿,特别是在大雪天气、秋风落叶季节,以及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之时,其劳动强度之大非一般人所能承受。2009年的那场大雪,为把道路打通,很多人7天7夜不回家,连续奋战,有的竟累病累倒。然而,他们的福利待遇却低得可怜。从环卫队伍的整体来说,不仅工作环境恶劣,收入菲薄,其人身安全也往往得不到保障。如,在清理街头小广告时,因他们“外地人”的身份,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和伤害的目标。再如,环卫作业至今在法律界定上仍没有“路权”,环卫工在道路保洁时被行驶车辆撞成死伤,都很难找到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这种事儿说起来令人心寒,闻者也只能为之唏嘘。

    说实在话,对北京的外来务工者,我常常陷于一种难于言说的纠结。这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一面是很多外地人在北京发迹了,暴富了,本地很多工薪层挣一辈子工资都买不起的房子、豪车,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北京仿佛就是他们的淘宝福地、梦想乐园。当然了,他们中不乏社会精英和高素质人才,但也有不少平庸之辈,靠着勤劳勇敢和投机钻营,大把大把地挣钱或捞钱。在我居住海淀某街区,有这样一对外地小两口,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经营鸡蛋灌饼的营生,摊位前常常排起队伍,设备虽简陋,操作虽简单,挣钱却不少,据旁边的一位卖水果的摊主透露,这对小两口一年能挣到20万以上。对于自家的收入,水果摊主则含蓄地表示,比20万稍微多些。想想,我们的工薪阶层包括公务员队伍,有谁能挣到这个数?北京的房价有多高,大家都明白,可是如果这些外来劳工者用他们挣到的钱,在他们老家建房或购房,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至于在北京当“老板”的那部分人更是没法比,他们的财大气粗,想必我们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刚才只说了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呢,无疑就是以环卫工为代表的这一部分人了,他们同是外来劳工人员,其收入最多只能达到温饱水平,其生存状况和际遇的种种不如意,往往令我们摇头叹息。然而,就是这个地位卑微的群体,却非常忠于职守,那种“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我曾有一个大胆设想,假如出台一项规定,北京所有环卫工人都必须在持有北京户口的人员中招聘,薪水定得高些,高到月薪一万乃至两万,想必应聘的人一定很多吧?结果,大多数人表示“不可能”,很多北京人宁愿拿着低工资,也不愿干这种“丢人现眼”的话儿,在他们的眼里,还是面子最值钱,不能让人瞧不起。看来,皇城根下、天子脚下的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说来说去,我还是觉得环卫工人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既苦又累,适当提高其薪水报酬,应该成为这个社会顺势而为的事;让改革红利和财富阳光更多地惠及这些最底层、最一线的劳动者身上,或许更能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倘若如此,环卫工的腰杆自然会挺起来、直起来,“地位不高收入高”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认同和做人尊严的体现嘛,你说呢?(董聚山)

    此博文被推荐新浪草根名博首页:《揭秘皇城根下环卫工人的艰辛生活》

话说北京环卫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