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崛起与西方“元叙事”的终结》感想
很久以来,我对“同志”这种事很不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普世化的东西,连物理书上都这么讲,至于本人嘛,更是以灵与肉验证了这个真理。可是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同志”间也是可以柔情蜜意的,很多国家都从道德和法律上确立了这种生存模式的合理性,只是它并不适合大多数人而已。
说到“同志”,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此诠释“元叙事”的概念。
何谓“元叙事”?有关学术文献中解释:是指启蒙运动关于“永恒真理”和“人类解放”的故事,这类元叙事在各种话语中占有一种优先和特权的地位。这种“元叙事”支撑西方文明的普遍真理与客观真理。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奥塔说:“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无须论证、不可怀疑的基础性叙事、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但他又说:“到了后现代,元叙事本身也不能表达合法化的意义了;后现代不是别的,就是对各种元叙事的怀疑。”
在新华网6月21日登载的《中国崛起与西方“元叙事”的终结》一文中,著名风险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李世默先生,从中国一党制的元叙事和西方多党制的元叙事之比较中,得出一个结论,两种“元叙事”都是合理存在的,中国政治模式和西式民主选举模式不可以互相取代,共产主义和民主可能都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但它们普世化的教条时代已经过去,即世界上不只有一种政治模式,所有社会也不只有一种归宿,精彩世界是由多元模式的生存空间构成的。
说到这儿,我想起春秋战国时“晏子使楚”中的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准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说明一个道理,国情的不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治理国家的模式也是不同的。或者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背景所决定,“西式民主”也许合乎美国国情,但照搬照套于别的国家,则可能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弄不好会危及国家安全。就拿中国和埃及来说,同属文明古国,其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等因素决定了有些西方的东西在本土行不通。两国的时局发展充分证明,选择的民主道路不同,其结局也会大相径庭,要么和谐稳定发展,要么持续动荡不安。
不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是最好的裁判。中国作为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大国穷国,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昂首挺进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并向强军强国迈进,足以证明一党执政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能力,科学民主的纠错能力,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是其合法性存在的坚实基础。相反,如果中国也像西方国家一样,用多党竞选和普选来证明其合法性,对中华民族来说势必是一场灾难。
说来说去,不管西方的元叙事,还是中国的元叙事,对多元的世界来说,应该都不具备普世价值。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削足适履不可取。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