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足防灾减灾的“功课”

(2013-05-16 07:22:59)
标签:

杂谈

董聚山

学生

灾难性

应急管理

分类: 世相评说

未雨绸缪方可有效避险

    多一些避险技能技巧,早一点获知预警信息,在灾难面前就多一分逃生机会。

    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北京市开展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应急技能”为主题的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200场次活动覆盖全市200万人群。与此同时,北京日报等众多媒体还辟出很多专版,向市民宣传介绍地震、火灾、洪涝等突发灾害的自救技法,并向市民普及气象预警方面的知识。各个系统和单位还进行了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包括地震避险、火场逃生、孤岛救人、山地搜索、医疗急救等科目。

    北京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大,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并且担负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职责,如果没有足够的应对灾害能力,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做足应急避险功课,提升全民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岛国,首都东京也是一个人口超过两千万的特大城市,然而地震来时,市民们都能够波澜不惊地坦然应对,秩序井然地进行有效防护,得益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很强的灾难防范意识,精心打造的防震减灾硬件条件,从小就练就的避险逃生知识技能。

    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致使方圆数百公里的很多城区顷刻间夷为平地、化为废墟,并造成8万多人遇难和失踪,成为中国人心口上难以愈合的伤痛。然而,就在地震重灾区的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师生们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欣慰”。大地震来临时,时间为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该校师生基本上都在教室里,但令人惊奇的是全校3000多名师生,无一人遇难,只有两人轻伤,还是在逃生途中崴伤的。

    他们为何如此幸运?这要得益于学校开展的安全防范教育。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日常教育之列,利用课堂、班会和综合实践课,向学生讲授防震减灾知识,讲解紧急灾害条件下的逃生技巧,多次进行紧急疏散演练,且每逢集体活动,如上学放学、上课间操等,都按紧急疏散演练预案实施。由此,在地震发生时,紧绷安全弦且训练有素的师生能够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北川职业教育中心同样如此,大震来临时,学生们没有从震塌的楼梯下楼,或选择跳楼逃生,而是随机应变地将撕开的床单、被罩连成绳索,一个个顺之而下,有效地减少了伤亡。

    可以想像,如果平时不进行相关教育和演练,大地震来临时大家必然会惊惶失措、乱成一团,势必会影响撤离速度,失去最佳撤离时间和路线,后果自然是灾难性的。由此可见,做足防灾减灾功课,对于生命的保护是何其重要。(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