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04
  • 关注人气:16,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出租车服务将步入“电召时代”

(2013-04-19 13:09:27)
标签:

董聚山

时代

灵魂

部分

公交地铁

分类: 时事评论

综合措施“一揽子”“触动利益”是关键

    日前,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引来广泛关注。该《意见》最核心的东西可用几个关键词句来概括:“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变“中国式打车”为“电召服务”、“触动利益”是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必由出路。

    “中国式打的”,是指出租车司机“扫马路”式揽客,乘客街边路口伸手拦车。导致的结果是,出租车空驶率特别高,造成油料、车损等资源浪费,造成道路资源紧张;而随处可停的揽客方式,使脆弱的北京道路交通更加拥堵。“电召”则是国外各大城市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主要服务模式,即出租车集中在划定的场站,市民都像排民等公交地铁一样等出租车,且不允许出租车占道停车,某结果是路上基本没有空驶的出租车,自然也就没有资源浪费和造成道路拥堵一说。

    出租车行业管理和改革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情况和问题挺复杂,关键是牵扯到利益分配和调整。李克强总理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这话用在出租车行业非常“对症”。北京出租车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与之相伴相随的是特许经营权的“无偿无期限”。这意味着出租车这块社会公共资源长期被少数经营者所垄断,承包经营模式下的“份儿钱”成为出租车公司利润的来源。也就是说出租车公司无须看市场“脸色”,不管服务质量好与坏,都可获取可观收入。而出租车司机也有怨气,正常“拉活儿”,交了“份儿钱”,所剩不多,于是,拒载、议价甚至故意绕道载客等违规现象屡屡发生,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从而引起社会不满。要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是将经营权转为“无偿有期限有考核”,即:经营权到期,投诉率高的企业要被劝退,服务质量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则可以拿到更多牌照。

    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打破出租车企业的“铁饭碗”,是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触动利益的难点所在。因为这个行业水之深、利益关系之盘根错节,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不过,对于此次改革,北京说法挺坚决:企业利润水平要控制在“微利”。要想发大财,想暴利,对不起,没有!这种说法显示出触动利益的决心和勇气。

    该《意见》从出租车定位、体制机制、运营模式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综合措施,不仅力求在一两年之内,通过设立统一的电召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等,解决打车难顽症,而且还要理顺和平衡利益关系,把过去经营者手上的部分利益,转给出租车司机和乘客,让广大市民成为真正的获益者。我觉得这样的改革契合民心,充满新意。当然了,“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能否顺利实施,众望所归的改革能否如愿以偿,就看政府的服务管理水平和执行力了。(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