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谁圆了特困家庭住房梦?

(2012-06-28 08:52:44)
标签:

房产

李庆明

北京

安置房

特困家庭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住房保障“全覆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我从刘书记手里接过“金钥匙”》是北京日报6月24日的一篇报道,读后令人颇为感慨:年近五旬的李庆明右眼失明,妻子为盲人,他虽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成了没有收入、没有住房的人。两口子加上孩子,一家三口一年要搬六七次家,为了省事儿,家里连一件大一点的电器都没有,捡来的纸箱成了他们的“家具”。2007年6月,对于李庆明来说可谓喜从天降,他作为昌平区瑞旗家园小区的第一批住户代表,从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手中接过了金光闪闪的钥匙。崭新的两居室,一个月59元的租金,冬季天燃气自采暖,供暖费国家补助一大半……李庆明虽然只能独眼看世界,但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家,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是谁圆了这一特困家庭的住房梦?当然应归功于我们的政府。近5年来,政府通过搭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中低收入申请家庭“全覆盖”。

    目前,北京市保障房大致分为8类,即: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两限房、首都功能核心区改造定向安置房、棚房区改造定向安置房、农村抗震节能改造定向安置房、城乡结合部整治定向安置房。每个家庭可根据各自的状况,选择和申请不同种类住房。像李庆明这样的特困家庭,自然可申请消费极低的廉租房。

    据悉,2007年年底,北京实现了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家庭“应保尽保”,至2010年底,所有申请廉租房实物配租的家庭,都获得了相应的保障。2009年,公租房制度建设开始起步,如今,第一批社会化公租房申请住户都已经搬进了新家。2007年、2008年,对经适房、两限房的管理,让申请、轮候和入住家庭之间,变得更为公平。

    北京市住建委的统计显示:2007年至2011年,全市累计开工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70余万套,初步构建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基本保障制度,并通过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解决了50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此外,北京还启动了公租房的建设和申请,针对外籍人员租住公租房的申请办法即将出台,部分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人士,也交将享受到北京住房保障政策覆盖的温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居者有其屋”是北京无数个中低收入家庭的梦想,“安居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愿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不遗余力地为之努力,让温暖的阳光照亮每个家庭。(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