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的桥”到“北京地铁”……
工作生活在北京,对地铁出行可谓情有独钟。在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地面交通拥堵不堪的今天,快捷、准时、舒适、方便的地铁出行,无疑成为北京人的首选。
由北京地铁想到了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首动听的歌,那就是《北京的桥》,阎肃作词,蔡国庆演唱。歌中唱道:“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立交桥是修得特别呀快,你就数哇数哇数哇,怎么就数不过来,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
坦率地讲,20年前的北京,环线、立交桥几乎成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标志。诚如歌唱者蔡国庆所言,那个时候,看了立交桥叠了两层就觉得了不得了,觉得北京真是了不起,觉得特别新鲜,骑着自行车就上了三元桥,总担心绕不下来。
是的,《北京的桥》带来了浓厚的1990年气息,反映和记录了那个时代日新月异的北京。然而,时光飞逝20载,如今的北京仅靠地上交通和有限的几条地铁,显然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于是乎,北京地铁发展进入“黄金期”。今年年底,北京地铁总里程将达到440公里,这个数字标志着运营了42年北京地铁,将与19世纪就开通运营首条地铁的伦敦地铁相比肩。
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远的姑且不说,2007年,北京地铁运营线路为4条,总里程142公里,日均客流量179万。时隔5年,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发展到15条,总里程440公里,日均客流量639万,日客流峰值突破800万。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当惊世界殊”,大步流星地跨入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前三名的行列,在客流上追上开通77年、此前号称全球第二繁忙的莫斯科地铁,而且表现在乘坐舒适度升级换代——随着1号线19组俗称“闷罐车”的直流车全部退出运营正线,北京地铁正式进入空调车时代。
据悉,北京地铁今年预计客流量突破900万,有望超过莫斯科跃居全球第一;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换乘更加便捷,这意味着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时代将全面开启。(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