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山里娃托上北京春晚舞台

标签:
邓小岚马兰村晋察冀日报中国美术馆《毛泽东选集》 |
认识邓小岚,纯属偶然,也是缘分。
2月22日下午,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适逢邓拓长女邓小岚前来观看父亲藏品。我顿时一惊,兴奋不已。邓小岚?!不就是那位教太行山里娃娃们唱歌,还将“马兰小乐队”的孩子托上北京春晚舞台的美丽天使吗?此刻,2012年北京春晚的动人一幕在我脑海不停闪现: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在这首小合唱《我们的田野》的优美旋律中,秀丽儒雅的邓小岚大姐,同十多名来自太行山深处马兰村的孩子一道,用甜美的歌声唱出心中的春天。面对电视机前亿万观众,邓大姐还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总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你,这样长时间地在山村里教孩子们音乐?我想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大地爱的深沉!’”
思绪从春晚拽回到眼前,但见衣着朴素的大姐,正驻足观赏藏品,眉眼之间,笑意盈盈,是那样的慈祥而美丽。我忍不住问她:“邓大姐,这些藏品以前你都见过吗?”“绝大部分都见过,但今天看到爸爸的藏品仍然感到十分亲切!”
古色古色的展厅里,我们不时地交流着。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却浑然不觉;幸运的是,作别时我没忘同大姐合影。
邓小岚大姐作为名人之后,我国新闻界巨擘邓拓之女,却用自己质朴纯静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情怀,谱写了一首悠扬动听的大爱之歌。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与新华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在太行深处的革命队伍里相识、相知、相恋,并在马兰村诞生了他们爱情的结晶--邓小岚。之后,幼小的邓小岚吃老乡的奶长大,在这片热土上寄养了3年。从此,她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自视为马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