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漕运码头的“二月二”

标签:
郭守敬高碑店c91通惠河a1文化 |
分类: 如影相随 |
千年古村高碑店举办首届“龙抬头节”
依照老北京“不出正月,都算过年”的说法,“二月二,龙抬头”可看成春节的尾巴。
今天是龙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听说千年古村高碑店的漕运码头举办首届“龙抬头节”,我便慕名而来。走出城铁,远远便瞅见一片碧波荡漾、透着古世风情的别样景致。
高碑店码头为京城现存惟一的元代漕运码头。自元代定都北京,至元二十九年,都水监郭守敬负责开凿通惠河,将大运河北端最终点延伸至大都城内积水潭,居功至伟。通惠河西起东便门向东流入通州北运河,全程21公里,落差达20米,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分设五处闸口,提升航道水位,以解决运粮漕船负重逆行进入大都的难题。此处便是五闸之一“平津闸口”(也称高碑店闸)。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皇粮商品的集散地,商贾云集,繁华热闹,商铺、客栈、作坊、茶楼、酒肆鳞次栉比,尽显市井风情,宛若一幅“清明上河图”。每到端午、中秋、元宵节,这里都要举办漕运庙会。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到码头上龙王庙来祈求风调雨顺,香火盛极一时。
古码头复建工程始于2007年,随着平津闸、龙王庙、将军庙等古建筑,以及千年古村的整体性恢复重建,这里俨然成了北京的一道古韵犹存的亮丽风景。(董聚山)
上下图:郭守敬——开凿通惠河的一代功臣
上下图:漕运码头上的滕隆阁
上下图:运河两岸是我家
上图:茶香情浓不思归
上下图:历史影子和古老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