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希望彼岸“摆渡人”
昨晚央视播的教师节大型主题晚会《美丽心灵——献给老师的歌》,触动人的心弦,令亿万观众热泪盈眶。
晚会上,讲述了乡村女教师曹瑾的故事。2010年6月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的曹瑾,主动要求到巫山县平河乡小学支教,为了34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她重疴在身坚持工作,最终倒在她热爱的教师岗位上,年仅22岁。
感动我们的岂止一个曹瑾老师。庄巧真,福建漳州的一名小学女教师,在边远的山区小学,她25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突如其来的癌症未能使她退缩,三尺讲台成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脸就是驱散她心里阴影的阳光。如今,庄巧真依然担任着繁重的教学工作,手术后四年多来,她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成绩都在中心校名列前茅。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千万个乡村教师更像是亿万孩子驶向希望彼岸的“摆渡人”。瞧,46岁的壮乡教师石兰松却真的当起摆渡人。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大龙洞村刁望教学点的大龙湖上,他每天独自驾一条小船接送学生,伴着日出日落,他已在湖面上来来回回划了26年,而且还继续划着……26年的执着坚守,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苦教学和艰辛生活,都化作湖水中荡漾的美丽波纹。
“山道弯弯,崎岖狭窄,它从山里通向山外,连接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这是“2006年度感动南京的人民教师”徐其军写在日记里的话。
1977年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的徐其军,大学毕业后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坚持回校枣林小学任教。2002年10月,徐其军在婚检中被确诊为患有尿毒症,医生说他最多只能再活三四年,相恋3年的未婚妻含泪离他而去。“学生需要我,我不能走”,短暂的迷茫之后,他又回到了讲台,边治疗边为学生上课。今年3月,徐其军终于找到相匹配的肾源,在医院做了手术,并将于近日重返他热爱的讲台。
“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正是这样的坚定信念,徐其军用生命吹奏出动人乐曲,将“牧童”向山外的美丽世界。
用爱心与责任锻造师德,用热血和生命铸就师魂,这就是乡村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无私情怀。
人皆有师,我们的人生之路都曾被“蜡烛之光”照亮。我也生长在贫困农村,年少时代,董学宾、王素敏、高继进等诸位老师,不仅给予我知识养分,还给了我奋进力量。千言万语难于表达内心情感。在此,让我们共同道一声:“感谢您,恩师!”
(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