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北京大道”上

标签:
北京大道北京市什邡红白镇大地震 |
分类: 一线传真 |
四川地震灾区行见闻之三
什邡市的北京大道是一条撒满情和爱的路。走在北京大道上,让人顿时感受到一种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澎湃激情和巨大力量。
北京大道是一条贯穿什邡的交通要道,是什邡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灾后,作为对口援建的北京,安排16亿多元资金,以奥运质量标准,分两期建设这条公路,全长 42公里,是18个援建省市援建项目中投资最大的一个。
北京大道原名广青公路。为铭记这份真情大爱,什邡人将这条公路命名为“北京大道”。
行进在北京大道上,一座座宏伟建筑、一片片树木绿地令人心旷神怡,惊喜连连,满眼都是“想不到”。
坐落于北京大道旁、由北京市援建的什邡人民医院,以其科学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流程,成为辐射周边地市的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站在气势恢宏的医疗大楼前,医院陈荣久院长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什邡人民医院原是个二级甲等医院,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由北京援建的新医院完全按三级医院的标准和设施配置来建,项目总投资达4.1亿元,总建筑面积达55000平方米,设有病床600张。医院的全部设备也由北京出资购置,引进核磁共振、CT和直线加速器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此外,北京安贞医院、积水潭医院等著名医院,都向他们伸出无私援助之手,从技术培训到专家指导,开展“一条龙”帮扶……如今,他们医院以一流的设施和技术力量声名远播,日门诊量比地震前增加了8倍。
在北京大道一侧,我走进了由北京市援建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诺大庭院里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屋舍俨然,各类生活和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三三两两的老人们在悠闲地聊天、散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免费入住这里的多是在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孤寡老人。
进入宽敞明亮的房间,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笑容满面地迎上前来,主动跟我攀谈起来。这是一对执子之手、相濡以沫的老人,今年77岁何乾贵与61岁的老伴廖方群,都在大地震中失去亲人和生活依靠,双双唱起“单弦”。经人介绍,他俩儿走到一块儿,组成新的家庭,并融入这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在新的美丽家园,两位老人开始了黄昏之恋,见证了爱的春天。
走进北京大道上,京什产业园、什邡市职业中专学校、太平洋电影城等现代化建筑群一一从眼前掠过。这些由北京市援建的重大建设项目,已成为什邡市经济腾飞的引擎,教育文化事业的丰厚沃土。徜徉于师古镇、红白镇的一座座重建村庄,但见白墙青瓦,小桥流水,韵味十足,宛如置身俏丽江南。从村民脸上已寻不到悲伤,感受到的是喜悦和感激之情。从镇上到村里,很多店铺都以“感恩”二字来命名。各家各户张贴的春联上也不乏“恩重如山”、“党恩似海”之类的词句。
走在北京大道上,我对“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这“四个之最”有了最深切的体会。我明白了什么叫“首都标准”,什么叫“首都水平”,那便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奥运标准”和“奥运水平”。
情为何物?爱有多深?走在北京大道上,我深深地懂得了真情无价,大爱无疆。千万个北京人用真情和汗水汇成爱的河流,为遭受大地震摧毁的什邡送去春的希望,创造出浴火重生的人间奇迹!
(上下图:什邡市人民医院为北京市援建,一流的设施和技术力量,使日门诊量比震前增加了8倍。)
(上下图:走进由北京市援建的马祖村,宛若置身俏丽江南。)
(上图:
(下图:由北京市援建的社会福利中心成为孤寡老人的和谐快乐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