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磨镇水墨画灾后重建废墟小镇 |
分类: 一线传真 |
四川地震灾区行见闻之二
这里曾经是距离“5.12”震中很近的一个小镇,这里曾经是处处残垣断壁、遭受巨大劫难的一个小镇。
然而,在过去不到3年的今天,这里却似一幅淡雅清幽的水墨画卷,成为令人艳羡的“小丽江”。
这便是声名鹊起的汶川县水磨镇。
正是油菜花盛开时节,当我走进这座由藏、羌、回、彝、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古镇时,但见烟雨蒙蒙,流水潺潺,高高的吊脚楼沿山而建,羌式楼房雕廊飞檐,禅寿老街古色古香,来来往往的游人兴致盎然,老人和孩子的笑脸交相辉映,好一幅静谧自然、幽雅靓丽的迷人图画。
在同镇上老乡交流时,从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不堪回首的“5.12”惨烈之痛,以及灾后重建的喜悦之情。他们说,大地震使水磨镇变成一片废墟,也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当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的大旗插进这里后,希望的光亮便开始升起。
据悉,在灾后重建中,来自不同地方的“水磨人”为水磨注入全新内容:“变输血为造血”,走特色城镇化道路,让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水磨镇追求幸福和谐生活的深厚基础。
青瓦、楼阁、飞檐、流水,清一色古朴典雅的川西民居……水磨镇,“水墨画”!面对涅槃重生,如水墨画卷般美不胜收的古朴小镇,联合国将“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金字奖牌颁发给他们,“小丽江”的美名不胫而走,引来如织的观光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