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路何以这般纠结?
(2011-02-01 07:22:32)
标签:
交通运输中国春运铁路网火车票实名制 |
分类: 时事评论 |
“春运焦虑”的冷思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这一被赋予“除旧迎新”和“阖家团聚”双重含义的喜庆节日,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中,成了国人的一大喜悦和期盼,一种温暖和情愫,也是中国民俗文化浓墨重彩的集中绽放。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交通问题开始在春节凸显,春运成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过年能否顺利回家”成为人们最大的牵挂,“春运焦虑”牵动社会神经。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春运期间,我国约有28.59亿人次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往返过年,比去年增加3亿,同比增长11.6%,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在短短40天时间里连续搬7次家,再次刷新人口迁徙纪录。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春运全国开设售票窗口2万个,比去年增加3000个,方便旅客就近购票;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265.5对,同比增加293对;日均运送旅客能力达到620万人次,同比增加近70万人次,增长12.5%,能力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
统计数字也许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且看来自春运一线的信息。
1月19日,冒着雨雪严寒、排队14个小时、站在队伍第三个却依旧买不到回家火车票的河南打工者陈伟伟,全身上下脱至仅剩一条裤衩,“裸奔”至浙江金华火车站办公室表达诉求。这一雷人举动被拍下照片传到网上,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被网上热传的还有骑摩托车回家、独行2000多公里的重庆打工女李春凤,以及返乡大军中那一副副无助、落寞、焦虑的表情。
与之相对应的是,为创造良好的购票环境,维护广大旅客利益,郑州、西安、武汉、南昌、成都等地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为增加运力,有的列车运输能力达到极限,并为无座乘客配发“超员凳”。为不耽误旅客购票,有的火车站24小时不间断售票,售票员连水都不敢多喝,为的是保证数小时内不上厕所……
摆在你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春运图”:交通、铁路、民航系统为增加运力,千方百计,昼夜忙碌;回乡心切的旅客一票难求,饱尝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
春运何以如此纠结究?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铁路网已是世界最强大的铁路网之一,但要满足春运,铁路运力还需再增加一倍。可是如果按此规模建设,那得消耗多少土地?春运过后又会造成多少交通资源闲置呀?!
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这个中国文明最温暖的传统,很可能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过年疲于奔命,为的只是团圆。不过,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农民工逐渐在大城市定居,或在家乡周围的城市工作,过年时还会有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地在铁路上扎堆吗?
很显然,欲解春运之死结,单靠交通部门之手远远不够,需要从调整经济格局、解决区域平衡发展上给力。(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