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一个200万

(2010-03-25 14:42:52)
标签:

互联网

网游

吴裔敏

游戏

杂谈

cf

分类: 网络游戏

本博文改编自某部奇幻穿越炼丹修真小说,没有营养,抱歉。

非特定人群请勿观赏。

终于看到穿越火线这个名字现在火遍了大江南北,当时讨论到CF的战略目标时,我说要把CS赶出市场,今天在无数人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从这个名字确定的那一天起,CF就天天当机,原因很简单,把一个P2P架构的服务器改成C2S结构,怎么可能稳定呢?到了开放内测的前一天还在当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给的服务器配额太少了,项目组试图冲击一下1200人的承载,当然不稳定。到了开放内测当天,服务器就出奇的稳定,尤其在当日画出从来没有过的完美曲线时,原因还是很简单,把承载改成800个人,少装点人不就稳定了,很神奇么?

开放内测前,martin问我国内FPS市场有多大,我们需要做多大。我说至少是百万级,做不到30万就进不了主流市场,当时很多人还当是个笑话在看吧。幸好CF够争气,没有因为不被看好而迷失自己。

在往早看,我其实并不喜欢做代理游戏,因为之前多年的工作都是代理游戏,而我坚信自主研发是第一生产力。SA是个好产品,不过做为韩国第一的FPS产品,当年的价格也是惊人的。至于为什么会在奥美手里走向失败,不再赘述了。neowiz在韩国运营CF,只落得一个惨淡的下场,能够以一个不菲的价格卖到海外,简直跟捡到了宝一样。很多人认为代理CF的真正价值在于引进AVA,没错,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今天只不过嘴上不说罢了。CF在韩国最有特色的是幽灵模式,不过最被看好的幽灵模式在中国几乎没有起到半点作用。CF在韩国的定位是高年龄用户群为主,在韩国运营时平均用户年龄接近30岁。CF无法在韩国与SA和SF竞争的原因很简单,节奏太慢了,与其他两个产品相比,简直是老年人专用的东西。2007年10月,CF韩国版本第一次在中国寻找玩家测试。当时邀请的是华南电子竞技俱乐部的职业CS选手,最终给与的反馈是——这是什么破游戏?求求你让我玩CS吧。这句话当时让我吃了一个定心丸,这游戏不改造就完蛋了。有两个(语法)决定CF成败的决定在这时做下,一个是说服管理层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今天这封我和mark之间沟通的邮件还在我文件夹里躺着。从此以后,终于没有所谓的管理层再对团队指手画脚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仅此而已。结论,mark是个好领导。另外一个重要的决策是改变不重视网吧推广的策略,从根本上找到FPS用户群聚集的地方和诉求,今天CF在地面上的优势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能够理解的。在这两项关键内容开始前,CF的运营团队早就组建完毕了。在转做代理项目之前,我非常不喜欢代理项目部的氛围,太业余了,从挑产品到挑人,一群业余的领导在折腾无辜的员工,实在看不下去。mark请我去凑凑数,我很理解,那时候哪来的团队?管理?07年对很多人来说可并不好过。组建团队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原则——哀兵必胜,在这个人才不能得到重视和使用的环境里,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不取决于这个人有什么职务。这个时候的团队能力非常不被认可,实际有过完整项目运营经验的,恐怕只有T博士一个人。有人还曾经质疑我说,怎么客服和渠道部的人你也要?太业余了吧,我说,那是你的看法。我对每个人的说法都是一样的,在这里你别指望跟DNF一样,按照韩国人给的教科书走就行了,你必须为自己找到出路。产品品质被调教到一个还不错的阶段,优点就是整个团队的规划、项目管理能力非常强、服务器的稳定性非常好,我记得公开内测的前三十天,直到公测几个月的checklist完全按天精确执行,直到今天依然能够按照当日定下的战略稳步前进(想看的可以找我要),真正做到了运营商管理开发商的第一案例。与dnf当时“被韩方管理”的能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从内测放号10万就稳定保持3万人在线开始,团队中从没有一个人怀疑过CF必将走向成功。

而在之后,CF在CF团队和片区、测试、运维同事的精心经营下节节突破,取得了今天让人瞩目的成绩。thunder同学当年为CF做CDN决策时候的一句话才是真的——出问题,我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